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

【科大聚焦】“教学礼拜”双管齐下 解除“被礼拜”尴尬

作者:文\王佳敏 刘丹妮 曲迪 雷斌 杜斯敏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日期:2013-11-16 浏览:57
 

114日起,我校迎来第五次“教学礼拜”活动。各种关于“教学礼拜”的醒目标语和温馨提示扑面而来。五教、八教、九教的电子屏上滚动着“深入开展‘教学礼拜’活动”字样。翻看校历,“教学礼拜”已同中秋、圣诞等深受大家喜爱的节日一起,被科大人作为重大节日用鲜艳标记标注了出来。本次“教学礼拜”活动启用“遵守制度,践行承诺”为主题,通过制度和承诺由被动向主动过渡,解除了“教学礼拜”常态化过程中“被礼拜”的尴尬。

遵守制度 践行承诺


       11
6 日下午十教附一104教室里,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电子三班的同学们召开了以“遵守制度,践行承诺”为主题的班会。近一个小时的会上,同学们通过资料观摩、主题演讲及特色小品等方式,全面了解本次“教学礼拜的相关工作安排,以实际行动“遵守制度, 践行承诺”。

与此同时,13级生命与科学学院的全体同学也就这一主题召开了座谈会,辅导员向婷说:“大一新生初入校门,并不完全适应开放式的大学生活‘教学礼拜’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制度意识,帮助他们适应这种相对的‘自由’”。

与本次主题相匹配的,是一份“承诺书”的出台。在承诺书里,学生分别从学习、思想、工作及活动四方面许下承诺、规范行为,并通过学生签名、班主任签名及学院审查三方落实,一式两份,一份交由学院保管,一份作为学生自身的行为参照准则。人文学院的杨彬上学期考试排名年级第十,这次,在承诺书的“年级理想排名”一栏,她郑重地填下“五”,并把承诺书贴在了床头。她表示,承诺书是一种施压式的激励,制度的规范有一种引人向上的力量。

校学生会主席肖文博在组织学生工作期间发现了问题,事实上对于许多同学来讲,“教学礼拜”仅仅起到监督、规范的作用。想要摆脱这种“被礼拜”的尴尬模式,他认为同学们对主题的思考必不可少,一是要思考学校为什么设立这期主题;二是要想想主题的具体精神内涵与自己学习生活的具体关系。对本期主题,他这样理解:“‘承诺’是老师对学生、学生对自己的承诺,教导我们要言行一致,学习工作不可流于形式;‘承诺书’只为规划与督导,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课程文化交流,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有益的约束。”

校园记者小桥是“教学礼拜”改革的第一批“试验者”。通过参与相关的新闻报道后,在他看来,“教学礼拜”变的是主题,不变的是巩固教学中心地位的宗旨。“遵守制度,践行承诺”这一主题看似并未提到教学,但通过校园网首页下发的“教学礼拜”文件中,还是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次教学礼拜活动仍以教学管理服务、学风建设和教学支撑保障三方面作为工作核心。

20119月的教学工作会议上校长刘德顺提出“教学礼拜”这一概念以来,从“我们的学生是最好的”、“教学礼拜礼拜教学”、“我的课堂我做主”到“遵守制度 履行承诺”,刘校长表示,礼拜主题与学校人才培养进程密切相关,今年集中解决教学的机制问题,明年就要逐步深入去探讨、解决教学的内涵提升、改革创新等问题。一句话:教学礼拜,看主题。

礼拜教学止于至善

“‘教学礼拜’到底是不是领导走花架子?”改革之初,有人这么问过刘校长。刘德顺的回答是:“我们就是要通过“教学礼拜”这个形式,用一个固定的时间节点来提醒我们,把它作为我们礼拜教学的契机和载体,去实现“礼拜教学止于至善”的大学目标。”

在本次的教学礼拜中,全校共有13位校领导、28个职能部门,对全校28栋教学楼的课堂教学进行了随机听课,共听课375节,涉及教师245人、课程252门、学生288个班级。1156日两晚,教学巡查组和师资队伍巡查组分别召开了文科组、理科组和潇湘组学生代表和教师代表座谈会,112名师生与校领导共话本科教学,实实在在的倾吐了自己对于教学活动和学风建设的心声。从平均一周7个会到全校一周不开会议,抛开行政管理工作,专注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礼拜”校领导进教室,实属不易。

人文学院团委学生会主席经珈镔说,为了迎接此次“教学礼拜”,学院学生会于第8周召开了全体干部大会、班干动员大会,并于第9周开始加大了考勤力度。在教学礼拜周期间,分配主席团及各部长每天每人查一节课,紧抓文明督察。

作为班级考勤委员,商学院13级市营二班的刘雪芳对学风转变感触更深,她贴切的用“两多一少一转变”来形容自己身边的“教学礼拜”——多了到课同学、多了听课老师、少了会议活动、由迷茫转变为有目标。

事实上,“教学礼拜”并非仅为强化一线教师和学生的监督检查。本学期教学礼拜中,我校派出7个巡查小组分别从行政管理、师资力量、支撑服务、后勤保障等涉及同学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系统排查。从1031日起,各责任单位纷纷将上学期“教学礼拜”整改情况送至教务处质量监控与评估办公室,“教学礼拜”已经开始行动。

10周,教学巡查及支撑服务巡查小组深入部分教学楼,针对教学设施、教学设备、教学楼安全及维修等问题进行详细排查。事无巨细,同行的巡查小组成员,也亲自体验教学设备、详细检查设施,排查教学楼存在的问题,交流解决方案。同期,后勤保障小组对学生宿舍、校园卫生等方面也进行详细排查,切实保证服务保障体系的良好运行。

 “校长面对面“青年学生代表座谈会与“教学礼拜”相伴而生,以学生有话直说、校长及有关部门有问即答的直接方式赢得了同学们的喜爱;上学期,牛泽宁作为学院代表之一参与座谈,他所反映的南区商铺脏乱差问题得到了切实整改,虽然施工还在进行中,但同学们提出的意见得到了校方充分重视,这还是令小牛十分高兴。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校长面对面”报告会结束后的第三天,同学们所反映的第九教学楼门梯损坏问题也正式进入维修阶段。

追求常态养成习惯

13级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的郑旭东是个不折不扣的“开会达人”,初入大学的他很难平衡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教学礼拜”两周中,会议减少了,小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上。“我甚至希望每周都是‘教学礼拜’”。但实际情况是,教学礼拜过后,小郑又恢复了“不是去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的匆忙生活。12级教育学院的王汇伟同学认为:“‘教学礼拜’周虽然对同学的要求严格,但是我们有自己的学习计划,该做的事情一定去做,勿失本心。”

 “排课不合理、多媒体课件质量不高、实验室场地狭小、教学任务过于繁重……”1115日的教学礼拜综合情况汇报会上,各巡查小组纷纷指出这次教学礼拜中发现的问题。其中“隐形逃课”这一现象引起了领导老师的高度关注。

何为“隐形逃课”?在教学小组巡查查课过程中发现,虽然教室人头坐满,可上课玩手机、睡觉的同学大有人在。就此,计算机与科学学院的石林老师表示,“‘教学礼拜’到课人数多并不值得欣喜,把学生的心留在课堂上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这对我们的专业技能、讲课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形式上的强化,我们感觉不是很深,‘教学礼拜’周期间领导进教室听课,学习氛围固然进一步变好。说到底,我们还是缺乏一种长期性的习惯。”11级机械设计专业的赵易峰如是说。

临近“教学礼拜”,外出实习的刘妍特地请假赶了回来。“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参加‘教学礼拜’了,‘教学礼拜’是科大的传统,也是我们每个科大学子的责任。”

考研、实习、找工作,大四还要参加“教学礼拜”吗?面对大四教学窘境,教师座谈会上,各学院老师纷纷提议学校能调整教学安排,给大四学生相对宽松的环境,让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更好地兼顾考研、实习与找工作。对此,机电学院召开座谈会讨论“到课率”问题,“尽管大四很多同学因为考研或实习等不在学校,但那些在校准毕业生,学院强制要求到课。”为此学院制定了请假管理条例。经历了前几次的“教学礼拜”,10级工业设计专业的刘家豪感慨:“这次学院对学风整顿的力度明显增加。”

从“制度”出发,两年来,“教学礼拜”已经实实在在成为科大人身边的“文化”。“教学礼拜”将如何进一步走向常态化,成为科大人的好习惯?相信当全校师生都将“礼拜教学”作为中心时,每一天都会成为“教学礼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