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

【记者手记】笃定的梦想 简化的形式

——从十八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

作者:文\余剑桥 徐雪亮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日期:2013-11-11 浏览:33

十八大召开后,追“梦”成为国人凝聚力量,劈波斩浪的生动写照,校党委也提出要尽快实现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科大梦”。一年时间,学校通过博士点授权单位整体验收,全面实现一本招生,涌现了龚勋、赖庆林等一批典型人物……在科大,每个人都有追梦故事,学校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为梦想护航。

  “教学礼拜首周被我们称为无会议周,可以集中精力开展教学活动,纠察其中问题与不足。”法学院彭老师这周只接到接到教学礼拜教师座谈会的通知,“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出台后,学校紧跟其后,该免去的形式都免去了。”

  没有成排簇拥的鲜花,没有香烟、水果等接待用品,没有饭局,很多校领导用瓷杯盛水代替矿泉水。“双代会”期间,走入任一会场,往年“会议衍生品”全部撤下,简约成为流行。会议过程中,环节层层紧扣,从提案、表决再到反馈,迅速高效。

  校党委书记田银华在多次大会上表示,要厉行节约,倡导廉洁型、节约型校园建设。学生寝室装上了节水管理系统,到2015年实现节水15%以上;机关各部门办公,纸张双面打印,重复使用;后勤处、校团委联合学生社团多次发起“光盘行动”,推行“舌尖上的节约”……

  校园记者张晗彧关于学校会议的新闻稿件被编辑由800字压缩到300字左右,“流程式表述以及套话都被砍掉了,只留下会议核心内容。现在报道长度完全取决于新闻价值。”她表示现在新闻采写已经走出“有领导在的都是好新闻的”的怪圈了。

  “不讲空话、套话,不走形式化、程式化的最大受益者是我们自身,直入主题,解决问题后,我们有更多时间处理自己的事情。”已在深圳一家杂志社工作的Shawn感叹公司的运行效率远不如学校高,自己“蓄谋”的考研总会被耽误。

  “考研之后,去一家真正的媒体工作。”尽管收入不低,这样的生活却被她形容成“黑暗的中世纪”。和在校时一样,她仍旧喜欢看书、写文章,“哲学、文学、新闻、管理学都会看,最近也看经济学和制造业的书。”她知道,想做记者,得是杂家,现在还不能停下。

  13级人文学院新闻专业曲迪把大学生活安排得紧凑,上课、自习、参加社团活动、参与新闻实践,“虽然比较忙碌,但觉得很充实,有感觉自己在改变,在提高,这学期我想考到专业前五。”原本害羞的她已经完全适应和陌生人交流,“有些事不争取,就永远不知道要怎么做。”

  同曲迪一样,所有在校生都在这个月签写了承诺书,从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设定明确目标,一式三份,班级同学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国之改革,绝非‘挠痒痒’式,我们自己又怎能随意放过不足与短处?”11级化学化工学院黄疆关注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进程,他从网上获知此番会议有望推动新一轮改革,“改变的是形式,梦想不会轻易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