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

我的军训故事

作者:文\谭鑫 彭纯 图\丘恒琛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日期:2013-09-24 浏览:54




编者按军训,大学的第一课。身着迷彩的精神抖擞,正步齐步的飒爽英姿,队伍里的欢歌笑语,被教官夸奖后的满满自豪;烈日高温下的汗流浃背,整理内务时的一丝不苟,每天早起时的全身酸痛……对于“新兵”们来说,军训这堂“必修课”带给他们的感受太多,让他们 “又爱又恨”。曾唯、蒲芷芊就是这些“新兵”中的小小一份子,现在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听他们讲述“我的军训故事”。

 

  “标兵缺六”

   

    我是体育学院13级社会体育专业的曾唯,排里的兄弟们都叫我 “缺六”。

 

    关于绰号的来源,我觉得“很有味”。军训刚开始时,我们除了练习立正、稍息、看齐,还需要练习报数。根据军队报数规则,站在最后排尾的我需要向教官报上缺少的人数。本来,一句报数实在平常,可军训第一次报数时,或许是因为紧张也或许因为站在队列里好久没有开口,我第一嗓子没注意到音量,拼尽了全力喊破了声,愣是把大家给吓了一跳。教官黄勇十分满意我的音量,他就是第一个叫我“缺六”的人。

 

  第三天上午出操,连长过来“视察”,发现我们一个个一点精气神都没有,大怒:“你们都给我去站台阶军姿!”于是体育馆前阶梯上,我们齐刷刷地站了一排。后半脚掌悬空在外,这是平地站军姿的“升级版”。没站多久,身边已经有很多人摇摇晃晃,但我告诉自己,要坚持,我可以拼下来,别人不行的时候我也要行。连长在我身后来回好几趟,“站得不错,你是副排长吗?”“报告教官,不是。”“你们排的副排一定会多你一个。”连长的话让我收获大学里的第一份成就感。

 

   “认真去做好每一件事情”一直是我的人生信条。稍息、立正、向左向右转、蹲下、起立、齐步、正步,教官很仔细地讲解,我也琢磨出一些自己的练习方法,比如说走正步,髋要固定,以小臂带动整条手臂,脚面绷直,眼神还要有杀气。为了让动作更加标准,在大家休息的时候,我会一个人在一旁加练一会儿。“来,缺六给大家表演一个正步前进。”教官见状便会让我做示范。

 

    后来记者学姐来到排里,让大家推选训练最刻苦,最认真的人,大家选我出列接受采访。“我们就是聊聊天,可以不用坐得那么直。”记者学姐让我放松一些。其实,我已经习惯了,坐得直,更有精神。严谨、认真的态度就是军训为我佩戴的勋章。教官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的动作“很有气势、非常霸气”。大学是一个新的起点,是一个表现自我的舞台,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认真完成每一件事情。

 

  “伤兵”也要有态度

 

  我是人文学院1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蒲芷芊,从军训一开始就在一旁休息,因为我是伤员。采访我的记者学姐问起我为何受伤,我如实回答:“暑假几个月全穿拖鞋,开学报到的时候穿着帆布鞋,脚给磨破了,有点严重。”

 

  打小我就是个热心肠,我喜欢帮助别人,因为助人的过程很快乐。所以,在大家辛苦训练时,我也没有闲着。我当起了助班和教官的助理,负责一些后勤工作。同学的水瓶空了,我去打满;有人在队列里出现不适,我去搀扶。休息的时候,教官会组织些娱乐活动,或许是还未相互了解的缘故,大家普遍有些羞涩,没人上去表演。“我来吧。”很多次,我都是“厚着脸皮”去唱歌,或是讲讲笑话。嗓子有点哑了,我还是第一个表演,因为我想为大家营造一个非常欢乐的氛围。

 

  一个人在队伍旁,我有点想家。后来,我学会把思念转化为与别人融洽相处的动力。听说湘潭的冬天很冷,也许朋友之间的温馨交流可以融化冬天的坚冰吧。

  

   后记不管是标兵,还是伤员,他们都从军训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东西,欢笑、泪水、感动、掌声、自豪……这些都是属于他们的大学印记,是一生中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