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8时02分,四川雅安发生7.0级里氏地震,震中为芦山,一天内余震高达10余次。死亡人数、伤者数量不断增加……亲人远去,家园破毁,从汶川,玉树到现在的雅安,灾难总是“不近人情”,残酷地出现在国人面前。
焦急、揪心、难受,和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的颜程慧一样,很多人都在第一时间表达心情,为雅安祈福。“电话的那头,哭泣声不断。她很害怕,她说她一上午都在发抖。”人文学院的徐岩与成都的朋友取得联系后,心里很难过。于是他决定做些什么……
看着不断更新的新闻报道,现场传来的画面甚是悲惨,救援正紧张地进行着。“不如做志愿者吧。”他萌生了这样的想法。去灾区,带些什么?怎么去?去做什么?搬运?帮着救人?从前很有主心骨的他有些茫然。再想想自己如果不吭声地离校前往灾区,没有目的,没有组织,有意外怎么办……“时间就是生命,一分一秒都在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可是冲动和莽撞的‘爱心救援’,可能不是帮忙,而是添乱。”寝室的同学也劝说着徐岩不要太冲动。
“帮助雅安,不一定要到现场,心在一起,力量就足。现在雅安人民一定很缺物资,我们可以发起大家捐款捐物。”蒋守煜说道。四人一拍即合,开始寻找各种资源试图联系慈善机构,可是多方打探还是没有合适的渠道。就在同寝的人都有些着急失望的时候,徐岩从微博中看到了校团委的祈福、默哀活动。“实际行动可以到现场救援,可以提供物资上的帮助,不是还有精神上的支撑吗?”通过新媒体传递正能量,各方媒体、公众人物都已担当起大任在精神上支持雅安。“好,我们做雅安的精神使者。”QQ空间、新浪微博、贴吧……说着,他们便立马投入到精神支援雅安的行动中。
“大熊猫因害怕抱着救援者的腿不肯放开”的温暖传递,“壹基金正能量”的求助参与,“雅安,加油!雅安,我们与你同在”的祈福和祝愿。发布雅安的最新动态和求助信息,发起祝福雅安话题,他们的心随着一条条跳动的信息在跳动。“让能看到这些祝福的人知道有很多人牵挂着雅安,有很多人支撑着雅安,他们会很欣慰。”徐岩边发着祈福语边说道。当看到,一条来自四川宝兴的微博时,他大呼:“宝兴有希望了!”于是,他转发着:“宝兴现已成孤岛,青川曾因错过最佳救援时间酿成悲剧。请大家保持多点短信少些电话,为宝兴通讯留个通道。”
随即,他们还加入我校大学生通讯社发布了雅安地震主题的官方微博,参与到雅安救援和寻人的网络活动中。同时他们也通过网络平台发出“灾难面前,理性行动”的话题,提醒着大家要注意捐款的渠道,献血按照步骤进行,注意言论不要在舆论上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都希望为雅安做些什么,可是我们能做什么?大家一定要理性看待。”所以,我们发起理性行动的话题,希望更多的学生在灾难面前多一些冷静,多一些思考,尽力帮助雅安。室友张蔚也说道,在第一现场做志愿者、捐物资都是在支援雅安,但不是每个人都要去现场才是支援雅安。他还表示,支援雅安方式很多,要选择恰当的方式,“感性事儿,理性待”。
徐岩和同寝的同学,还通过转发很多公众人物的微博发起关注雅安、支持雅安的行动。“我们不能去现场,只能远远关切”,主持人何炅发表微博,“同胞遭难,需要更多精神上的支持,温暖和齐心的鼓励会是很大的能量。”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提醒不要以个人名义前往灾区:“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对此次地震给予高度关注是最理性的做法。”
没有亲眼见证巨大的伤痛确实很难体会万分真切的痛苦。徐岩说:“心与雅安同在,雅安需要我们,我们能做什么就尽量做什么。齐心协力,理性行动,我们一定会渡过难关。”也正如《南方都市报》所评论的那样:一个有温度的社会无需畏惧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