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本守则是基于共识凝聚而建立的行为规范,相较于自上而下的法令规章的消极约束,这种道德层次的自律,更具积极意义,符合与助推大学自主的精神。
一、 基本信念
1、崇尚真理
以追求知识及真理为职业志向。
2、自由自律
秉持良知诚信以治学授业,致力维护学术自由和尊严。
3、公正客观
秉持公正客观态度,促进教育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敬业精进
精益求精,以追求卓越为荣,以知识服务社会,以道德美化社会。
5、互敬合作
自尊互敬、包容合作,促进大学之协调、和谐与发展。
二、 教学伦理
1、教师应秉持敬业、乐业精神从事教学(敬业原则)
① 教师应积极承担与尽力履行学校所赋予的教学与育人责任。
② 授课内容应与课程目标相符合,授课内容准备充分、教学技巧日臻熟练。
③ 应指定适度的阅读材料、习题或报告以协助学生自主学习,尊重学生学术自由之立场。
④ 应关心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与学生双向沟通,并提供学生适当的课外咨询时间。
⑤ 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课程的要求与评量的标准,以多样化的方式以及公正的态度评量学生的学习表现。
2、教师应严格要求自我与不断充实自我(充实原则)
①教师应遵守教学计划的安排,不应迟到、早退与缺课,因无法抗拒之事故而请假缺课时,应设法补课。
②应公平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进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与个性差异。
③应避免与学生建立不当的亲密关系。
④应及时关注专业领域的学术前沿动态,同时不断拓展视野吸收相关领域之知识。
⑤应注重保持与学术圈的知识交流,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
三、 学术伦理
1、教师应秉持崇尚真理、追求卓越的精神从事研究工作(专业原则)
①教师应持续吸收新知,致力于研究工作以提升专业(学术)水平。
②应致力公开发表研究成果,以有益于或服务社会。
③研究工作应本于诚信与良知,不受制于任何外在压力或诱惑。
④应从事与专业领域相关之研究为主。
2、教师应秉持诚信、严谨的态度从事研究和发表成果(诚信原则)
①不得抄袭、剽窃,不得捏造、窜改数据资料,避免因主观立场影响研究结论。
②引用他人的著作或资料时,必须注明来源,避免不当引用他人研究成果。
③研究成果不得刻意在学术性期刊重复发表,也不应刻意分割研究成果以造成多次发表而破坏其完整性。
④应对所研究发表的成果负责,实际参与研究者方得列名为合作者。
⑤应秉持公正态度参与学术评审,达成其评审结果的公正合理。学术成果接受审查时,当事人应尊重审查单位之程序。
四、 交往伦理
1、教师应致力维护与学生及同仁之和谐关系(尊重与和谐原则)
①教师应斟酌与学生相处之方式,使习于自尊与互敬的相处之道;尊重学生的合理权益,使习于权利义务之相对观念。
②尊重同仁之学术与思想自由,乐于与同仁的互动交流并发扬团队合作之精神,以促进思想与学术之发展。
③应力求客观评价同仁的教育与学术成果,避免对同仁做出不当之人身评价或损害与同仁之人际关系。
④合理争取教学及科研所需之工作条件及依法维护本身应有权益,同时关心并尽己所能协助解决学生及同仁之困难。
2、教师应服务社会并维持适当分际(服务与自律原则)
①教师在教学与研究之余,应积极关怀并参与社会服务。与外界互动时,宜以社会正义、社会公益及本校权益为优先考虑。
②参与外界活动时应以本身专业领域及相关者为主,并致力藉知识服务社会,但应避免利用本校之形象或资源以图利私人。
③参与或建立与外界的合作时,应避免经营不当之私人利益,避免接受外界不当的馈赠或邀宴。
④教师有对外界发表个人言论之自由,但应避免不当言行对本校声誉或发展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