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大方,淡定从容是我们对他的第一印象。从他眼神中透露出的清澈和挂在脸上的腼腆笑容,总让人对面前的这位大男孩有种特殊的亲切感。
他是优秀的,中共预备党员,成绩名列专业前茅,并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优秀共青团员”、校“优秀学生”等奖励,诸多荣誉加于一身。殊不知,这位风华正茂的大男孩身上承担着多么重的责任:既要照顾均无劳动能力的父母,同时带着患有先天性聋哑的弟弟上大学,还要靠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来养活整个家庭,他正行走在人生的艰苦旅程中,坚定不移。
他,是欧阳爱良,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2011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
生命须有裂缝 阳光才照得进来
欧阳爱良出生自湖南省邵东县流光岭镇流市村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均在家务农,虽不富裕,但也算和睦,但这平静的一切却因弟弟的出生而被打破。2003年,弟弟出生了,可这却成了家里人的心结,弟弟患上了先天性聋哑症,因为家里拮据,拿不出钱来给弟弟治病,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弟弟便听不见也不能开口说话了。即便如此,欧阳爱良也很疼爱这个弟弟,兄弟俩感情深厚,相依为命。
“我们经常在纸上把想说的画出来,到后来我们之间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对方通常立马就能理解,这是我和弟弟长期互相陪伴养成的心灵默契。”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1年下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横祸又给这个本来就贫困的家庭带来了重创。父亲在一次工作中遭遇意外摔断了脊椎,也因此丧失了劳动能力。自那以后,全家仅靠母亲加工打火机来赚取微薄的收入,更不幸的是,母亲却因此劳累过度病倒了,被送往医院经历了一次大手术,这样一来,年幼的弟弟便无人照顾了。一下子,家庭的重担落在了欧阳爱良的身上,才上大一的欧阳爱良俨然成了家中的顶梁柱。“我作为家里的一份子,就有义务为家里担起一份责任。”欧阳爱良说。
为了凑医药费,他挨家挨户地找亲戚朋友借;为了减轻父母负担,他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同时要照顾弟弟的起居;为了赚取学费,他在2012年的暑假选择留校参加校卫队的留守工作,白天一间一间宿舍地贴封条,晚上巡逻值班,寝室的同学全都回家乡享受假期了,只剩他还坚守在校园内,辛苦了两个月下来,赚得了900元。
为了照顾好弟弟,2012年9月,他毅然将弟弟从邵东老家接到了湘潭市特殊学校上学,因为是外地户口,弟弟一年还要额外交1800元的伙食费。这样一来,兄弟俩的生活费就成了大难题,即使欧阳爱良省吃俭用,一个月的生活费也需300元。因此,他每天都做兼职,送外卖、发传单、校内巡逻、打扫卫生等工作他都干过,即使这样累,他也从未向父母索要过生活费。
即便每天都过得很忙碌,弟弟永远是他最牵挂的。2012年12月,弟弟突患流感,欧阳爱良担心弟弟在学校缺少照顾,平日鲜少缺课的他一连向辅导员请了三天假,专程去学校照顾弟弟,但弟弟的病拖拖拉拉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都不见好转。“当时每天的课也非常多,课落下了不少,但弟弟又没痊愈,我放不下心。所以我只能在弟弟睡着后,抱着书弥补一下功课,说实话,那段时期我感觉累得都快撑不住了。”他说。
“有过退却的想法,”当被问及在困难时期是否想要放弃时,欧阳爱良如是说。“父母没有劳动能力,还有个年幼的弟弟要照顾,同时又面对着高昂的学费,家里的经济状况早已窘迫不堪,差一点就放弃了,但是身边的亲戚朋友和老师一直在鼓励我,”谈及此,他顿了顿,目光里满是坚定,“是大家的帮助给了我坚持的勇气,我一定会努力读书去回报他们。”
尽管生活如此艰难,欧阳爱良却从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我觉得我是幸运的,因为我受到了许许多多的帮助。我始终坚信‘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欧阳爱良的肩头承载了很重的责任和压力,而正是这份责任和压力给了他直面挫折的勇气,成为了他勇敢前进的不竭动力。
最绚烂的花朵 总要慢慢地绽放
2009年,正面临着高考的欧阳爱良因为学习压力太大,身体累垮了,被送进了医院,导致第一次高考失利;2010年夏天,虚弱的体质又一次拖累了他;直到2011年,经历了第三次高考,他才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
回忆起三次备战高考的经历,他坦言,直到现在还能感受到那种压力:“在我高五的时候,每天睡前都会告诉自己,一定要考个好大学。只有考个好大学,才有可能出人头地,才可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到了大学里,欧阳爱良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也没有放弃对梦想的执着。他每天早上6点钟就起床了,当室友还在熟睡的时候,他已拿起一本英语书,轻轻地出了门,开始了他的一天。
“每天早上我会先晨跑半个小时,然后再朗读半小时的英语。”
中午下课后,欧阳爱良便马不停蹄赶到打工的饭店,骑着店里配的电动车,开始送外卖。“在饭店打工包中餐,这样我每天就可以省下一顿饭钱了。”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在饭店里打工时,欧阳爱良如是说。
送外卖也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有时送慢了,还会遭受顾客的埋怨,即便如此也只能把委屈往肚子里吞。”谈及此,欧阳爱良的嘴角依旧挂着微笑,脸上看不到一丝抱怨。
欧阳爱良几乎每个晚上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他经常捧着一堆专业书,坐着图书馆里某个角落自习,一呆就是一整晚。下了自习后,他还会叫上几个同学,去操场上跑跑步,打打球。“我很喜欢跑步,每次觉得很疲惫的时候就跑上几圈,也是不错的减压方式。”
付出总是有回报的,欧阳爱良的成绩一直稳居班级第一,还被评为校级“优秀共青团员”、校级“优秀学生”,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还光荣地成为了中国预备党员。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加入学生会、校卫队和学生励志社。“大学生活里,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锻炼了勇气,这也使我更有信心面对生活。”
最让欧阳爱良欣慰的是弟弟的变化,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弟弟的身体较之前更为健康了。“之前,10岁的弟弟才15公斤不到,现在弟弟长胖了不少,营养也跟上来了,让我放心了不少。”更让欧阳爱良惊喜的是,他发现原来沉默的弟弟变得越来越活泼,也越来越懂事了。据学校老师说,小壮良在班上很活跃,学习能力也很强,识字儿特别快,大家都很喜欢他。
“一次中午的时候我去看弟弟,刚好赶上食堂吃饭,弟弟默默地多打了一份饭给我吃,我当时都楞了。”乖巧的弟弟用沉默的方式回报着哥哥的付出,这让欧阳爱良感动不已,“我至今还记得那一幕,虽然是一件小事,但这让我觉得我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欧阳爱良说。
不仅如此,每到周末,他还把弟弟带到自己的寝室,带弟弟一起去爬山,打球,还督促弟弟学习。室友们也特别喜欢聪明活泼的小壮良,“我的室友们都很照顾我弟弟,这让我很感动,我非常感谢他们。”欧阳爱良说。
真诚与坚韧 命运给予强者的馈赠
在同学的眼中,欧阳爱良是个真诚善良的人,是大家的好榜样,是室友们的好室长。
欧阳爱良的寝室一共住了六个人。“我们像是亲兄弟住在一起,当我有困难时,他们都会帮助我。我们一起打球、去图书馆,晚上还会一起跑步锻炼身体。”
在室友杨永新的眼里,欧阳爱良不仅孝顺,而且特别有爱心。有一次,学校在给机电工程学院一名身患重病的同学募捐,欧阳爱良见状,立马掏出钱投进募捐箱里。“当时我真的很惊讶,要知道欧阳爱良的生活已经够苦了,他居然想都没想就捐钱了,这一幕让我记忆犹新。”
老师眼中的欧阳爱良,坚忍不拔,勇于担当。
“刚接触欧阳爱良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孩子有些与众不同。”欧阳爱良的辅导员陈度华老师谈起对欧阳爱良的初印象时说:“他不怎么爱说话,但脸上总挂着笑容,每次见他都捧着一本书。”
后来,陈老师通过与欧阳爱良的多次谈话,了解到他家里的情况,陈老师立即向学校反映。不久后,学校方面就给了陈老师答复。为了帮助欧阳爱良继续完成学业,学校不仅向欧阳爱良发放助学资金,还向他提供了勤工俭学的岗位以缓解他的经济压力。
“欧阳爱良是个很坚强的孩子,他虽然有点腼腆但其实很开朗,什么都愿意跟我说,每次见到他总是精力充沛的样子。”在陈老师眼里,欧阳爱良坚强得让人敬佩。“他的生活虽然很艰苦,但他从没说过苦也没喊过累,每次见他都是在笑,我们老师都都既欣慰又心疼。”
虽然人生路上坎坷艰难,但面对未来,欧阳爱良仍充满了希望,脸上也洋溢着阳光的笑容。“我希望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让辛苦了一辈子的父母过上好的生活。我更想回报社会,希望有能力可以帮助更多的像我弟弟那样的残障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