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11月17日,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教学礼拜”主题活动圆满结束。第三次教学礼拜,以“我的课堂我做主”为主题,除了教学礼拜例行的在教学、学生事务、支撑服务、后勤保障、人事、学科科研和行政管理七个领域的具体巡查工作外,更是将师生的课堂作为了重中之重。
课堂,是一所大学最平民、最真实、最有力的表现形式,是文化内涵的体现,也是根本价值的承载。第三次教学礼拜,“我的课堂我做主”,教师创新,学生用心,广大师生用课堂主人翁的姿态对教学进行了“礼拜”。
教师:我的学生我的课,我的教学我做主
在今年教师节的讲话上,校长刘德顺提出了“我的学生我的课,我的课堂我做主——创新之课程”这一理念。他认为大学教育是一组相互关联课程的展开,因此,课程是教育的基石,对高校而言,就要靠课程的自主创新由大变强。刘德顺语重心长地告诉全体教师,教学的自主创新是一个传统,教学的本质、老师的价值都在于自主创新,他向老师们发起了三个倡议:致力于养成自主创新的意识;致力于健全自主创新的机制;致力于形成自主创新的结果。对广大教师而言,自主创新,便是“我的课堂我做主”的关键。
商学院广告学系主任周平老师认为,“我的课堂我做主”的提出,是让教师更好地把握课堂,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他认为其重点内涵在于“我”字,其中包括“我”的状态、水平、方法、引导学生的方式。而他上课的特点则在于一个“设计”与一个“调整”。在明确课堂目标的情况下,设计课堂内容,设计基本的方法和环节,再根据上课时同学们的反映作出具体的调整,重点在于营造互动课堂,达到双赢。化学化工学院蒋利平老师是大一的军事理论课程。讲授这门与政治理论息息相关的公共课,他有自己的“秘笈”——给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是非观念。他认为正确的是非观念会影响人的一生。在恰当的时候做恰当的事,自己的前途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自己主宰,学习是这一切的基础,而老师则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在自主创新、做主课堂上,不少老师的上课特色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反响热烈。这些老师的课堂都各自带有自己专业特色,如广播电视新闻学老师常在课堂上放映备课时精心挑出的典型电视节目,并启发同学们注意观察、多角度分析;法学院刑事法老师讲课结合刑事案件,给予精准到位的分析;数学分析学科的老师则以课本为主、以补充课外知识为辅,以幽默的上课风格让不少学生爱上课这一门抽象的学科。
在教学礼拜教师座谈会上,老师们更是以谈问题提建议的方式进一步“做主”课堂。来自20个学院的教师代表围绕“我的课堂我做主”这一主题,争做课堂与学生的代言人。
学生:做主课堂,更要做主学习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学习行为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学生作为教学礼拜的另一主体,也应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保证课堂质量与效果。而作为课堂的另一主人,学生不仅要做主课堂,更要做主学习。
不少同学表示,为期两周的教学礼拜让同学们的生活与学习有了不少变化。课堂上,迟到缺课的同学少了,提前上课、主动发言、勤做笔记的学生多了。图书馆、自习室里,白炽灯下自习的身影增多了,长桌上摆放着叠得高高的书本,书本旁是一张张年轻专注的脸庞。 清晨的校园,树叶草尖上还是冰冷的寒露,十教附二等自习教室就传来了朗朗读书声。教学礼拜以来,校园整体风气、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与课堂纪律性都有所提高。然而教学礼拜不是一朝一夕,同学们希望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下去。
对于此次教学礼拜“我的课堂我做主”主题,同学都达成共识,认为对学生而言,即是“我的学习我做主”。商学院12级工商管理专业周广中认为,这一主题和学生的生活学习很贴近,他明白了大学是要好好学习的,自己必须学习,同时学习是要靠自己来支配的,“我可以自由享受学习,可以在学习方法上有自己的创新。这体现了大学是一个有教师引导同时又是我们自我修行的过程。
在此次教学礼拜综合情况汇报会上,校党委书记田银华强调,本次活动的核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始终要把“教学”作为日常的重点工作,完善各项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诚如校长对老师们所言:“请让我们虔诚地礼拜我们的职业,用自己独有的思想来‘统治’我们的学生、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学工作,真正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最好的学生。”教师要做主课堂,把学生培养成最好的学生,学生自己更要对自己负责,当自己学习上的主人,唯有如此,教学礼拜才算做到礼拜教学,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