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的紧张筹备,一个半月的激烈比拼,汇集18个学院的能言之士,历经25场比赛的智慧交锋,6月12日晚,第六届“樱花杯”辩论赛决赛的“巅峰对决”在俱乐部拉开帷幕。
决赛在一片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外国语学院(正方)与商学院(反方)就“治学为修德还是致用”这一问题展开了“你来我往”的激烈争辩。正方开篇立论即从个人、社会、价值观三个角度层层展开,环环相扣,为其接下来论证“治学为致用”的观点构建了稳定框架;商学院(反方)也不甘示弱,理论联系实际,现象结合现状,条理清晰的为大家阐述了“治学为修德”的立场。
比赛刚一开始,双方就“火力全开”。反方“步步惊心”的攻辩,外国语学院11级辩手周东芝沉着应对,一句“对方辩友混淆原因与结果,岂不是偷换概念?”赢得台下阵阵掌声;反方二辩刘宁面对正方二辩彭汝,先声夺人,以守为攻的策略丝毫不乱阵脚,“以不变应万变”,继续盘问;双方三辩的对辩被观众调侃为“一个能说的人遇到了一个更能说的人”,坚持“论持久战”……双方皆引经据典,据理力争,辩手各显其能。从袁隆平、钱学森的高尚品格,心怀天下,到亲身经历和感悟;从爱迪生、冯·诺依曼的学以致用,到芸芸众生的现实生活,古今中外的事例辩手们信手拈来。妙语连珠的盘问,有理有据的论证,彰显着辩手们敏捷的思维。场下观众掌声阵阵,笑声连连。
经过短短四十分钟“唇枪舌剑”的较量,外国语学院获得第六届“樱花杯”辩论赛决赛冠军,商学院获得亚军,化学化工学院及土木工程学院获得季军。
赛后,评委刘依平老师指出,治学既为致用也为修德,并强调二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他希望通过这场比赛大家对这一问题都能有更高层次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