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晚,我校首届高校文化月顺利闭幕。
通过一段文化月视频,社员们重温了深入社区、论战当代大学生责任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宣扬了国学文化,并加强了我校与湘潭大学、湖南工程学院兄弟社团的联系,把科大的国学文化带到了校外。
闭幕仪式后,还开展了经典诵读与校园文化建设讲座。主讲人张晚林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经典诵读与校园文化建设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并通过一些大学生自编的“高富帅”标语、求包养、“我爸是李刚”等事例,指出当下大学校园文化面临三大问题:只注重课余生活的丰富,不注重生活的质量;形式僵硬的活动多了,精神化的东西少了;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鲜少关注普遍价值传统;只注重成功,未关注成德,内在的质地修养培养不够。张晚林指出,这种误区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文化”的误解。“现在大学只限于一种专业性的教育,实则应更重视‘成人’的教育,让学生成为一个完整而又有品格的人。而这种人文教养只可能来自文化传统,而不是当下的消费式文化快餐。”
中国传统文化有三大作用:修身养性,使个人挺立;担当人伦,使社会和谐;文化自立,生爱国之情。讲座上,“爱经典传统文化等于爱国”的理念引起在场老师和学生的热切讨论。这种讨论辩论形式,在哲学班中早已习以为常,深受学生的喜爱。“通过老师、学生各自阐述观点并进行讨论,既能让我们吸收更多的知识,又能锻炼能力口才。”哲学班学生说道。
法学院院长廖加林进行总结。他解释了“什么是哲学,哲学教育如何”等问题,鼓励同学们对社会要有理性的认识,立足现实,坚持“学习哲学,喜欢哲学,以哲学为业”的哲学之路,并希望文化月能成为传统,“文化月虽然结束,但是我们的哲学探索永无止境。”
此次活动由校团委主办,法学院隐山哲学社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