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意七号选手的观点,旅游饭店的人事处领导离职是导致整个饭店利润不理想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像这样的企业不倒闭才怪。”
“等一下,我打断一下。我觉得第六点是最重要的,信息反馈不及时可能会导致领导者在决策方面产生问题……”
“我觉得我们现在该停一下,找到主框架。”
八个人的想法针锋相对,却要在三十分钟内统一战线。5月6日,科大校园版职来职往“职线零距离”复赛火热开赛,采用世界五百强企业选拨人才常用的无领导小组面议形式甄选本次比赛的“HR优秀职场精英”。
赛场之风起云涌莫测变幻形同时下兴盛的宫斗巨制,一入侯门深似海,后宫佳丽争妍斗艳机关算尽只为君王恩宠。同样,选手各显神通也只为求得评委青睐。可如何才能在万众瞩目下走好每一步,免得落人笑柄?
第一步:揣度圣意,投其所好
“说实话,我大二了,还是学管理的,直到比赛时才知道什么是无领导小组讨论。”一名参赛选手在比赛结束后感慨到。
怎样提供给选手最大的成长空间,用什么样的形式呈现才是最好的?主办方要突出比赛特色更要优化细节。管理学院HR社团负责人高超谈及举办比赛的目的时说,“我们在提高参与者实践能力的同时提供一个学生与企业交流的平台,通过面试、评价中心技术等多种企业常用招聘方法,来帮助学生提早重视对自身的了解。整个比赛流程设置十分细致,为每个年级的选手都有独到设计,就像我们的无领导小组面议。”
“从选手坐下那一刻起,他的微笑、气质、思维、协调能力等等都呈现在评委面前,是对选手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领导协调能力等综合素养的考验。”科大校园版“职来职往”评委陈阳在点评选手时说,“比赛重点不在于最后得出的结果,而是在比赛的过程中,选手能真实地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即思想要深刻、外表要阳光、举止要优雅。最关键的是,发现他长,补己短。”
第二步:左右逢源,彰显风姿
“在比赛中,自己要学会在适当的场合调整现场表现能力。”09级潇湘学院的唐晶晶表示,从自己的形象到内质“再造”,可以在比赛环境中真正体会到平时所忽略的东西——紧张感。“比赛时自己所处的环境不同,状态也就不同。不同于自我的特质就有可能就会被释放出来。”10级机电学院的李同学也赞同这种说法。
与很多参加过比赛的人一样,11级旅游管理的周慧玲谈到比赛后的感觉时仍然回味着比赛中的得失,评委精彩的点评。她讲到:“在比赛场上,我们的很多潜能是能被激发出来的,我们也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我希望看到自己可以尽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展现我的风采。”
据记者了解,参加比赛的选手会对比赛现场中学到的东西印象深刻,想要用赛场上闪现的激情和自信为自己加冕。然而,比赛环节的设置力求贴近现实,却无法完全相同。场景不同、状态不同,很多比赛中学到的东西、能力的提高能否真正成为选手日后的生存之道?
第三步:浮华褪去,本色应战
“我分不清这是比赛还是实际的职场选拨需要。他们论述的大多是专业术语,我这个非专业的很难理解。”参赛者何亮在无领导小组面议失利后谈到。选手在比赛中究竟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心态,才能从容应对意外迭出的现场?
校园比赛层出不穷,青春之旅导游大赛、手绘大赛……专业性较强的比赛真的会让“误入”赛场的选手骑虎难下么?青春之旅负责人曾贤玉认为专业选手和非专业选手最大区别是专业术语的掌握程度,而一味讲究专业性也会物极必反。作为选手,外国语学院09级学生彭乳说:“我不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比赛之前我也不清楚它会带给我什么,然而比赛就是让我一边享受,一边收获。”
08级管理学院的向堃(现考取四川省公务员)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如今也担任一些校内比赛的评委。他提到:“比赛中最真实的自己就是最出色的表现,每个人都应认清自己,用平和心参加比赛。”以不变应万变,以一颗赤子之心迎接比赛的馈赠,方能在赛场中脱颖而出。
用时下流行的甄嬛体说:对于比赛,私心想着保持一颗平常心莫不是极好的。想来众选手定可一展本事,也可最大化吸收完善自我,也不负评委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