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我前行的力量?我会用顽强支起生活。如果你问我胜利的方向,我会用努力指向前方。5月29日晚七点,一段“逐梦青春,唱响潇湘”的宣传短片回顾了我校典范教育的历史,震撼开启了“潇湘学院第一届潇湘之歌优秀学生报告会”的大幕,随即在六位主持人“唱响潇湘之歌,温暖彼此,感动你我”开场中,由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主办的首届“潇湘之歌”优秀学生报告会于俱乐部拉开序幕。
身残志坚,他们用坚强筑起生命桥梁
他这样解释三本的“三”:一横是改变人生的志气,二横是战胜挫折的勇气,三横是永不服输的傲气。再加上一竖就是那永不放弃的执着。虽然因先天性疾病导致腿脚不便,但尹倚民,用他坚强的内心,走出了生命的康庄大道。
患病率只有万分之一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从十一岁起就落在了蔡娟的身上。她坚信“梅花不因冬日的严寒而放弃怒放,凤凰不因烈火的炙烤而放弃涅槃”,而她“左手吊针,右手执笔”的剪影也深深的烙印在每个听众的脑海中。
主持人称她为“90后的张海迪。”9岁被确诊患有骨癌,13岁经历截肢手术,但是她依旧顽强地与病魔抗争,用她钢铁般的意志无数次从死亡的边缘战胜一切。张迥奕乐观的情绪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正如她所说:“磨难会让你成长,逃避只会一事无成,跌倒有什么关系,可以再站起来。”
恪守孝道,她们用坚韧守护心灵家园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田应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一个曾经挑不起一桶水的七岁小女孩,却用她柔弱的双肩肩负起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的重担,打扫卫生、洗衣做饭、挑水捡柴、生火煎药……她用自己的行动为90后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她是李爽,她是舞台上爽朗爱笑的女孩,她是连续三年都位居专业第一的“神话姐”。在未满二十岁的年龄,背后却承受着双亲相继离世的致命打击,十五岁牵着年幼的妹妹,看着身影憔悴的爷爷奶奶,她却用勇敢、自立和坚韧为自己和亲人营造出一个永远的家。
在刘渐娥同学的报告中,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含泪狂奔”。一次性通过英语四六级,担任校团刊《科学与人文》杂志主编。家庭的破碎,学业的挫败,手掌心中紧拽着仅有的家底,踏上了艰难的大学追梦之旅。学习、打工、兼职,她证明了自己就是生活的王者!
自强不息,他们用担当成就男儿本色
在童盛贤奔跑的路上,田径、篮球、羽毛球、排球、乒乓球等各类裁判证书,他悉数拿下;做教官,担任学生会副主席,他任劳任怨。做外校招生代理、发传单、游泳救生员,目前正在经营一家快餐店,自主创业。他认为生活当远离惰性,并用行动完成了多种人生角色的转变。
许江,他自称是“农民工”。农民出身,曾在工地上打过工。“昔日我带着愧疚而来,明天我要笑着走出去”,他用坚韧诠释着一个普通农家子弟“三本不三流”的梦想。
胡文亮,潇湘学院连任3届的学生会主席,在摸打滚爬中,他参与完善了日常管理机制、资助、心理健康、共青团、党员发展工作机制,默默的践行着学生干部服务他人的使命。在他的带领下,我院获得了英语配音大赛、校园风采之星冠军,红歌比赛的一等奖,党团知识竞赛的第一名等荣誉。以他为代表的2009级学生干部群体,用汗水打造出了潇湘的传统,“我们没有历史,所以我们要一起创造历史。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我们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鸿鹄之志,他们用汗水书写青春梦想
“博采众长,雍容大雅。”这就是09级会计系的追梦女生——唐博雅。比赛演讲稿反复修改了52次,预备演讲稿21篇,即兴演讲稿118篇,演讲录音文件32个,3个厚厚的英语笔记本,最终湖南省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获得个人二等奖的好成绩。出色地完成专业学习,做主持,任职学生干部,当最佳辩手,成为最佳演讲者……一个个浸满汗水的片段,导演出属于她自己的多彩大学生活。
来自10级艺术系的方阳,用手中的相机定格“生活中的真善美”。在多家报纸网络等媒体发表作品近300篇。摄影作品《云牵雾绕》、《瑞雪丰年》分别入选张家界国际摄影大赛、全国第二届大学生摄影大赛,新闻摄影作品《拼搏赛场,绽放青春》获得了2010年湖南省高校新闻奖二等奖。
会场时而掌声不断,时而唏嘘一片,抑扬顿挫的讲述牢牢牵引着全场师生的情绪。微博墙上,信息更迭,大家纷纷发来留言,分享观看感受。“每一朵乌云都有一条金边。尹倚民,教会了我生命有多么珍贵,一定要笑对人生的挑战”,“聆听了潇湘之歌,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言弃,青春,我们主导。我们要带着梦想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