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下午,我校2011年就业工作会议在学术交流中心五楼会议室召开。校长刘德顺、副校长陈安华、朱川曲出席会议,各教学院院长、书记、副书记、全体辅导员,党办校办、组织部、宣传部、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国资处、武装部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研究生学院、学工处、团委科级以上干部,就业中心全体人员参加。会议由陈安华主持。
刘德顺肯定了我校前段就业工作取得的喜人成绩,就如何做好就业工作,他指出关键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正确认识就业力,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三是完善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他特别强调:要做好就业工作第一要求是——用心,用爱心视学生为子女般做好学生就业工作。他举例谈到在专业定位,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上首先就应考虑就业和社会需求,要想到自己的儿女会不会去读这个专业,学校办学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天地。
会上,朱川曲介绍此次会议的主要任务,一是全面总结前一阶段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二是安排部署好2012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他肯定了前阶段就业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指出当前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形势较为严峻,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当前毕业生就业工作艰巨;其二,当前一些工作与学生充分就业不相适应。他提出要健全完善机制,做好就业调研分析工作,切实提高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水平。
教师代表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典型经验。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王卫军谈到:“只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严谨的培养过程管理,良好的学风,毕业生的高素质才是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治本之策。”化学与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蒋利平将工作要领简明概括为“早、导、知、广、实”五个字,即要尽早培养学生就业意识,强化就业指导,深入了解学生,调动多方力量服务就业,广泛收集并及时发放就业信息。人文学院曾春蓉老师坦言是怀着一颗单纯的父母心去开展就业工作。
据了解,截止到8月31日,我校2011届研究生就业率为87.85%,二本毕业生就业率为84.38%,三本毕业生就业率为81.16%。当前的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现今国内毕业生总量持续增长,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大环境下。2012年我校也将迎来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届。其二,就学生自身来看,毕业生自身定位不准、就业期望值过高等问题仍十分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