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

3·15权益保障宣传系列活动广受学生欢迎

作者:文\马晓宇 刘妍 图\吴立强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日期:2011-03-16 浏览:35

 

 

 

 

 
  

  3月15日上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权益保障部受湘潭市消费者委员会邀请,在河东步步高广场与其他受邀单位一起开展了主题为“消费与民生”的法律常识宣传活动,为市民提供了一场免费的法律常识咨询,同时也拉开了我校3·15维权宣传系列活动的序幕。 

 

  各学院以多种形式宣传权益保障

 

  3月16日,由学校和18个学院的权益治安部共同举办的法律常识海报展,在南区美食广场和北区文化长廊同时展开。教育学院的手抄报、建筑学院精致的cosplay漫画……各学院用生动的方式为学生解读权益保障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哦,是消费者权益保障宣传啊,这张海报表现得挺形象的。”“给我张票,我也要张……投外国语的吧、投管理学院……”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争着为自己欣赏的海报投票,各学院权益保障部的学生干部在现场认真解答着同学们的疑问。

 

  记者了解到,各学院权益治安部相继开展了各种系列特色活动。能源学院权益部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原则,开展“有问题找权保”的活动,还加设了维权投诉站点、权益之声信箱等,着力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没有具体的任务,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就像一个警察,随时为学院学生服务。”外国语学院权益部副部长郭婷则诙谐地比喻道。教育学院权益部则将权益保障和公益活动相结合,在做好日常权益保障宣传的同时,开展“医保、图书漂流”等爱心活动。


  学生:有维权想法,但不了解诉求方式

 

  为契合本次3·15活动,我校记者针对学生的维权意识在教室、宿舍、食堂等地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表明,有近一成学生对3·15这个节日的认知处于模糊状态,维权意识比较淡薄,消极不作为是他们以往应对侵权的基本方式。“损失不大,也就算了”、“自己积累经验,保证下次不再吃亏就可以了”,有不少同学这样表示。 有维权想法但不了解诉求方式也是不作为的原因之一。同学们表示,像类似的主题宣传有助于我们增强维权意识,希望以后也加大宣传力度、多开展主题讲座或采取其他多样方式。

 

  老师:提高诚信意识,营造诚信环境

 

  “权益日不应该只是作为一种“应景”文化出现在校园中,而应当是一种真正的意识。”人文学院孙际垠老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他表示,大学生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诚信意识,营造学校的诚信环境;学校方面可以请有关专家、老师进行讲座;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知识群体,应当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在接触社会人事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辨识能力。

 

  据悉,校权益部组织关于3·15的一系列宣传活动将陆续展开,19、20日将分别进行厨艺大赛以及集体自觉维权签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