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湖南省“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验收工作,11月22日至26日,校内专家组先后到能源学院、机电学院、商学院、法学院、化工学院、土木学院、人文学院、计算机学院进行省级重点学科及博士立项学科进展检查。
各学科点负责人分别就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支撑条件、学科管理等作了系统、详尽的汇报,并回答了专家组的质询。专家组在检查期间同各学科带头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审阅了相关材料,对各学科建设情况进行现场反馈,并提出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引进人才 促进科研 构筑学科“高地”
22、23日,机电学院、商学院省级重点学科及博士立项学科自评报告会分别召开。校内专家组田银华、刘德顺、刘建武出席。
田银华在机电学院的检查会议中指出,学科建设队伍不足是关键问题,老师的教课任务重,相对的科研就会少。因此,在425期间,要进一步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引进人才,提高科研水平。
刘德顺在两个学院都提出了“三高”问题,他说,“三高”(即高知名度学者、高层次项目、高水平成果)在两个学院甚至全校都存在。为了更好的构筑我校学科“高地”,他提出了三点建议:站在学校的高度建设好学科建设;做好准备工作,有效调配,培养人才,争取成为综合性大学的领头人;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的修养,开阔思路,在实践上下苦功夫,写出高水平、国际性的论文。
集思广益 共谋良策 走出科大特色之路
23日下午,赞许了法学院在硕士点建设、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后,田银华提出,于学科建设方面我们应看到差距,看到问题,学院在学科建设问题上的思路是不对的,成就不理想,标志性成果不突出,应引起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必须集中大家的智慧,调动众老师的积极性,加强学术骨干力量的培养。
田银华说,“大专家我们请进来,就是要我们一起走出去的,希望我们好好对待。”他强调“团队”一词,认为学院应充分利用资源,形成科研团队,教学团队,做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指出学科建设也需要形成长效机制,明确具体建设思路、任务和措施,将其落实到位。
结合当今社会形势分析,刘德顺从我国自身的哲学、历史发展出发,指出我们的优势是应该把哲学思想向外输出,力争走出一条具有科大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道路。
抓住机遇 开拓进取 加快学科建设步伐
25日上午,听取土木工程学院学科建设的工作汇报后,校内专家组肯定了其科研力量发展的良好势头,称赞了其在学科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之间寻求结合点的这一认识,但也提出了现阶段准备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申报项目不足这一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校内专家高文华在基于建造拔尖学科队伍、带动其他成员后续发展的前提下提出,要有目的的承办一些学术会议,加强学术前沿之间的交流,保持专家之间的友好联系,进而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和项目申报数量的提高。
“我们要认清现状,整合全校力量,充分抓住机遇。比如国家就非常重视与土木相关的节能减排、污水处理等硬指标专业,所以我们要开阔思路……”校内专家刘建武在会上的讲话引人深思。
与时俱进 坚持“开放” 推动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25日下午,人文学院就学科建设工作作了自评报告。“人文学院目前学科建设的队伍状态怎么样?将来要走到哪里去?要做大做强到哪一步?”会上,刘建武连发三问。他明确指出,只有坚持 “开放”和“内部调整”的双政策,才能立足长远发展。只有培养开放的观念,提高广大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才能把人文学院的学术大旗扛下去。“学科建设的进程是开放的,骨干队伍建设是与时俱进的,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后备力量是环环相扣的,不能脱节。”刘建武强调,“本学科多数成员的教研教改意识有待提高,实行‘走出去’政策对学科未来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26日上午计算机学院会议室内,校内专家组对计算机学院的学科建设工作做了重要总结。他用三个“形成”总结了目前计算机学院发展的概况:形成了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好局面,形成了宏观上的好的师资队伍,形成了快速发展的好的基础。
刘建武指出,当今社会各方面的产业都与计算机联系密切,学院要坚持开放合作原则,努力抓住这个机遇,加强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计算机专业要争取走在各项学科前列,引领相关学科发展。学校在政策方面会不断完善,大力支持学科建设等各项发展。
校内专家组在会上提出,在搞科研的过程中,要形成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学科,注重产学研相结合。产学研要形成一个教授一个博士联系一个企业的模式,倡导教授博士企业行,根据企业需求发挥出博士、教授的潜力。
一系列的学科建设检查会议中,各与会专家热烈讨论,积极反馈意见,总结了学科建设的成果,提出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刘建武在会中提到,“机会输不起,从现在开始,我们需要埋头苦干,好好规划,努力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地把学科建设做好!”
我校七个“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分别是采矿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产业经济学、中共党史、有机化学、结构工程、中国古代文学。授权学科包括矿业工程、机械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经济学,支撑学科包括化学、土木工程、中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组稿:匡垚
记者:陈阳 杨倩雯 杨钟慧 陈传莲 资新仪 朱君玉 李冰雪 刘林楚 魏喜霞 曹冬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