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实践和拓宽见识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我校按照上级安排和要求,以“贯彻科学发展观,服务农村促和谐”为主题,积极组织开展2007年暑假大学生志愿者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运筹帷幄 周密策划科学部署
今年是中国共青团建团85周年和“五四”运动88周年,也是全国进行“三下乡”的第十个年头。我校乘着连续第八年被评为“国优”和“省优”之势,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落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
早在6月初,校团委就召开了专门会议研究部署今年暑期“三下乡”活动, 以构建和谐社会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促进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今年我校将重点联系20个左右的村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对口开展扎实深入的服务,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并初步确定将我校总队今年的实践地定为湖南郴州桂东地区的城关镇。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工作做到扎实有效,学校高度重视此项活动的开展,专门下发了文件,成立了由校团委书记余杰任组长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并对相关问题——如地点选择、经费支出、学生安全等事宜,进行周密科学的策划。
积极报名 争当“三下乡”志愿者
7月1日,来自全校各学院各年级的200多位学生齐聚南校区活动中心进行面试。在6个小时内,报名者各显“神通”,将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尽可能的展现在评委面前。
在经过自发的投简历报名和面试后,杨毅等37名志愿者凭借自己较强的综合实力,从公开招募中脱颖而出,成为今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队员,队长由法学院07级研究生韩平同学担任。至此,由校团委书记余杰任总指导、校团委组织宣传部部长尹风雨等任带队老师的“三下乡”团队已初步成型。
本次“三下乡”队伍共分为湘南研究生农村基层党建调研服务组、桂东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服务组、宣传报道组、心理服务组、普法科普组、义务维修组、支教服务组和文艺演出等八个小组。每个组还将各设组长一名,实行组长责任制。各组人员在组长的组织下,各司其职,制定出详细的活动计划,任务到身,责任到人。他们将在活动基地广泛开展形势政策宣讲、科技支农、爱心帮扶、法律援助、义务支教、义务维修、文艺演出等活动,通过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把优秀的文化、先进的科学、文明的卫生习惯有规划、有成效地送到农民手中。
先行探路 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7月18日,尹风雨老师与陈奇等同学一行先行赶到桂东地区的城关镇,与当地政府有关领导洽淡相关事宜,为迎接总队的到来做了周全的准备,确保了活动的顺利开展。他们不仅给总队联系了住宿地点,伙食,为临时的“宿舍”彻底清扫了卫生,并连夜赶出了200多张宣传海报张贴于城关镇的各个宣传栏里,同时还到准备实践的乡镇村庄熟悉了环境,并打出了宣传横幅。义务素质教育报名也正式启动,现场气氛火热,前来咨询的村民、学生络绎不绝。当地学校和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为实践服务总队的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尽心尽力 展当代大学生风采
尽管是在期末考试“密集周”,但是在“三下乡”队伍名单确定后,成功“入选”的40位同学们便紧锣密鼓地开始着手准备。
湘南研究生农村基层党建调研服务组和桂东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服务组两个调研组,在出征前已阅读和学习了大量有关文件,并在不断修改和完善调查报告,以真正达到发现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实实在在为农民办事的目的。
宣传是外界了解“三下乡”工作的窗口,为更地做好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宣传报道组的成员们在下乡前便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经过共同商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宣传报道组的成员制定了简报的大体方案,确定了相关的主题;为了更有效的进行外宣,宣传报道组的成员还查找了各大报社、网站的投稿地址,并不断加以确认、更新,以确保拥有正确的投稿地址和方法。如此同时,宣传报道组还在积极准备着手提电脑、照相机、打印机等宣传器材。
农村是封建残存因子最为浓厚的地方,也是心理疾病的高发区,其主要原因是在于广大农民朋友缺乏心理方面的知识,不懂得预防和及时处理心理疾病。本次心理服务组将通“心理健康知识展和现场心理咨询”、开设“心理教育课”等,使得当地群众在心理知识和心理健康方面有所认识和了解,在出现心理问题时能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调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心理服务组每天不辞劳苦地在图书馆、网络上找心理健康咨询的资料。
科技下乡是“三下乡”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我校将传播法律知识和科学技术结合起来,组成普法科普组。据普法科普组的组长介绍,他们下乡后主要开展的活动有:设定点咨询台,接受广大村民的咨询;分发法制宣传及科普知识宣传册;走访村民,帮助解决一些生活纠纷等等等。
而每年都大受欢迎的义务维修组,也提早地准备好了彩电高压帽、风扇叶、裁纸刀等工具和零件,共计1993元。“我‘磨刀霍霍’准备在桂东县一显身手呢,为当地的父老乡亲排忧解难!”维修组的同学如是说。
“我们希望带给当地学生们的不仅是丰富有趣的素质培训,更有一份浓浓的关爱情怀。”支教服务组这边也在为忙着课程设置的安排、相关资料的查询和授课器材的准备,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文艺组从7月3日起就开始正式排练,在此期间,最大的困难就是考试与排练相冲突。在高强度的排练之余,组员们只能抽出零星的时间看书复习,在闷热的排练场地,经常会看到一些人在短短的哪怕只有一分钟不到的休息时间里偷偷的复习。”文艺演出组的组长杨毅向记者介绍到,在文艺组,一台晚会15个节目的情况下,一个演员身兼数个节目是不足为奇的。
七月份正是湖南最酷热的季节。练舞房非常简陋,不通风,零星的几个风扇似乎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一遍、两遍、三遍,对节目质量的精益求精已经让大家忽略了天气的炎热,直到练到汗水湿透了衣服,才跑到水龙头下洗把脸,清醒一下又接着练。有舞蹈需要在地上做滚打动作时,也没有人抱怨地上有多脏,没有人担心弄脏的衣服,所有人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将最欢快最优美的舞蹈给桂东人民送上最精彩的演出!
至此,2007年湖南科技大学暑假大学生志愿者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工作已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