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浙江传媒学院教授、博导杨向荣来校讲学




    
    3月29日下午,
“人文大家论坛”系列学术讲座第185讲——以“什么是艺术”到“何时为艺术”:艺术观念的现代转型及其批判性反思》为主题的学术讲座立言楼B4-1会议室召开我校知名校友,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杨向荣做客人文大家论坛,人文学院部分教师17级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学到场聆听。讲座由人文学院副院长李胜清主持。

 

“艺术品是否还像以前我们欣赏《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一样,必须有什么东西体现在油画里?艺术在传统的概念与在今天的概念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杨向荣以1917年法国艺术家杜尚在小便池上签名将其作为艺术品送到艺术品展览的《喷泉》事件为例,将现场听众引入对“艺术怎么了?什么是艺术?何时为艺术?”的思考

 

杨向荣将康德时代的艺术品《维纳斯》《蒙娜丽莎》与现代的艺术品《海滩上的漂流木》《喷泉》做对比,得出“艺术的认定不再由其内在的审美属性决定,而是由外在的管理和体制决定”的结论,他认为,艺术定义的改变说明我们今天已经陷入了困境,就是你不能再按照传统审美的范式去理解我们今天的艺术作品。

 

“什么是艺术”到“何时是艺术”,杨向荣揭示了艺术定义上的两种不同路径:功能性定义和惯例性定义。杨向荣提到,什么是艺术是对艺术的本质性提问,而何时是艺术是对艺术的阐释性提问。当下,在不同的场合,艺术品被加以不同的定义,这使艺术失去了它的本质规律。现在许多艺术品之所以成为艺术品,是因为它在某种条件下,被某个人赋予了资格,从而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现代艺术观念打破和颠覆了传统艺术观念艺术观念的现代转型也从某个侧面印证了艺术的“终结”话语杨向荣对艺术的终结话语作出了批判性反思,他认为,从艺术史的发展来看,由于艺术在思想和形式上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观念转型使艺术试图以另一种方式来适应当代发展和社会需要。在这个意义上,“ 艺术的终结”未尝不是艺术的一种突围和进步。

 

杨向荣通过杂志封面女郎向同学们展示了当代艺术的商业媚俗,并从自画像到自拍的发展提出“当代艺术的表征之一是对技术的依赖”的观点。他总结道,从美的艺术到惯例艺术,是对传统艺术观念的终结,也是现代艺术面对观念转型在实践与理论上的一种反应或回应。 就艺术的实践而言,一方面,现代艺术处于自我质疑和批判的否定性冲动中;另一方面,现代艺术又通过自我否定,实现了自我价值重构。就艺术的理论话语方面而言,现代美学和艺术理论一方面是对传统美学的批判与否定;另一方面也是对现代艺术危机的理解与回应。

 

李胜清对这次讲座做出总结他表示以前我们读文学,许多时候就是读古诗文以及传统文学等,但是现在,许多非文学领域出现的文学因素,比如广告出现的许多富有文学审美的元素,作为文学专业应该去关注这一领域,同理,作为新闻专业的同学也该去关注文学里出现的新闻元素。

 

现场互动环节,现场同学就艺术观念等方面积极提问,杨向荣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一一解答。17级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三班的陈余羞月颇有感触,“我能感受到杨向荣教授的讲座非常照顾在场的同学们,用有趣、浅显易懂地讲述解答了我们的疑问,非常感谢他带来的启发与开拓。”



    

新闻链接:

杨向荣,湖南长沙人,浙江省钱江学者,浙江传媒学院“艺术学与影视艺术批评”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151第一层次人才,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之江社科青年学者,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百人工程”学者、湖南省优秀文艺人才“三百工程”学者,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浙江社会科学》 特邀编审,《传媒观察》 编委。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等省社科基金项目15项,在《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 、《学术月刊》等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被《新华文摘》、《红旗文摘》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转载和摘载30多篇,出版《文化、现代性与审美救味》、《艺术现代性与当代审美话语转型》等学术专著7部,译著2部。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其他各级各类奖励30余项。

评论
用户: 邮箱: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