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教授来我校讲学

作者:文/王可心 申雪莹 马钰杰 图/朱铁书 甘轩词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日期:2018-11-25 浏览:361
 






1126日下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教授受邀于我校俱乐部开展题为《让智慧随心飞翔——艺术与科学融合创新》的专题艺术讲座。湘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黄韧,副校长胡石其出席,湘潭市美术界代表,湖南省各高校师生代表,我校师生代表及广大艺术爱好者到场聆听。讲座由我校艺术学院院长李毅松主持。

 

讲座伊始,鲁晓波首先向艺术大师齐白石先生表示敬意。他指出,齐白石先生始终以一颗纯真的心,沉浸在艺术的情景之中,其画作写意传神、浑朴稚拙,是传承与创新的典范。

 

“为什么20世纪以来‘艺术终结’论烟硝尘上?”鲁晓波从希腊艺术、文艺复兴艺术谈起,细数各个时期艺术的发展历程,并用摄影技术产生的例子阐释了绘画艺术的再现叙事功能被颠覆的事实。针对艺术的发展,他指出,这是艺术范式的转换,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一定占据着支配地位的艺术范式,决定着艺术发展的主流方向,形成某种艺术思潮,而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时代的变革提出艺术本质的哲学问题。鲁晓波以“观念艺术”所有的视觉效果为例指出,艺术是一种情感教育,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升境界,获得高尚、温情的精神家园,是价值观的塑造、审美判断力培育,是通向精神境界的途径。随后,他结合“MIT媒体实验室的体感交互、智能积木”等例子解释了“艺术,不会不可能被终结”这一观点。他表示,艺术将出现多元的新范式。新时代艺术范式的产生,不仅靠传统的艺术家、理论家,还需突破狭隘的观念,倡导学科交叉与跨界的艺术理论与实践。

 

设计与艺术相融合。鲁晓波以中国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为引说明的设计的重要性,并用健康医疗产业创新研究、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理论与方法等人工智能的例子指出,设计要融合情感与逻辑、精于心简于形。他表示,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应该将科学与艺术融合入设计之中,使设计富有逻辑和情感。同时,他也强调,艺术与设计应该以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坚持驱动创新。

 

“这次讲座让我受益匪浅。设计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设计作品时,我们应更加深刻的认识事物,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用更广阔、全球化的视野看待问题。” 16级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董祖豪说道。

 

新闻链接

 

鲁晓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米兰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省特聘教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中美术家协会理事国际“红点”设计奖评委、意大利金圆规奖评委;致力于在信息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教学和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艺术创作和设计实践。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设计卷;策划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暨论坛、国际艺术与科学作品暨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