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承办中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 “荞麦生态育种”项目启动会
6月23日,由我校优秀校友、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周美亮研究员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态育种-苦荞品质性状芦丁合成的机理解析及创新利用(2017YFE0117600)”项目启动会暨荞麦产业发展论坛在湖南湘潭隆重开幕。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欧洲处处长董克勤、湖南省科技厅副巡视员刘铁兵、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所长刘春明、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郝卫平、我校副校长廖湘岳、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周晋峰在会上致辞。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出席,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科技处处长付金东主持。
廖湘岳表示,作为会议承办单位,我们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努力为各位领导、专家提供优质服务,也真诚希望各位领导、专家继续给予悉心指导,助力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及相关学科向更高的层次和水平发展。
刘铁兵表示,随着高产作物的涌现,湖南省荞麦种植面积和荞麦产业发展严重萎缩。湖南省具有悠久的荞麦栽培和研究历史,如凤凰县选育的凤凰苦荞、塘湾苦荞、凤苦2号、凤苦3号已通过国家审定,占苦荞国家审定品种的18%;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收集了苦荞资源超过200份。这些成果对挖掘湖南省荞麦产业发展潜力、对我省的产业扶贫、健康湖南以及“一县一特”主导特色产业发展均具有极大推动作用。
会上,周美亮研究员介绍了项目整体实施方案、预期目标、项目管理框架,欧盟代表捷克作物研究所小宗作物负责人Dagmar Janovská介绍了ECOBREED 整体概况。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唐新科博士主要负责周美亮研究员主持项目中关于“解析苦荞活性物质的化感作用机理”的任务,并协同湖北麦克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湖南克明面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研究。生命科学学院在油菜和荞麦的种植、品种改良以及作物病虫草害防控等方面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合作项目将从国内外荞麦种质资源评价筛选入手,主要针对荞麦农艺品质性状进行多年多生态区性状调查,中方重点研究不同环境因子影响苦荞芦丁的积累规律,开发芦丁相关分子标记,挖掘芦丁代谢调控关键基因位点并进行功能分析,营养强化传统产品和创新新产品;外方重点针对荞麦优势种质筛选,探究化感活性和磷矿化能力,通过中方提供的分子标记培育品质性状优良的荞麦品种;中外合作方共享研究数据,外方向中方提供有机栽培管理和加工技术支持,在我国西南高海拔乌蒙山区、华北农牧交错带、华中武陵山区等少数民族和深度贫困地区推广示范新型有机栽培模式。本项目旨在通过中欧国际合作研究提高荞麦的品质性状,推广荞麦的规模化和生态化种植,以欧洲市场需求带动荞麦相关产业发展,提高“老、少、边、穷”地区农民收入,推动荞麦产业加快发展,提升荞麦产业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努力实现高海拔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会议还举行了荞麦产业发展论坛及荞麦产品展览。
据悉,本次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我校承办,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协办。该项目是中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属于欧盟地平线2020(Horizon 2020)重要组成部分。境外合作方有斯洛文尼亚农业科学院、捷克作物研究所、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西班牙维戈大学、斯洛文尼亚遗传与农业化学研究公司、奥地利Saatzucht Gleisdorf 有限责任公司、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中方参加单位有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贵州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温州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西昌市五彩凉山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湖北麦克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华腾牧业有限公司、云南朱提苦荞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贵州省威宁县东方神谷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桂牛水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克明面业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联系电话 0731-58290394
邮政编码 411201
联系地址 湖南省湘潭市桃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