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彬:"专硕”逆袭第一人
长卷发,精致的妆容,身着长裙的她面带微笑地打着招呼,月湖的第一次见面让人无法将眼前这个带着江南水乡气息的女孩与整日研究课题、写论文的沉闷“高材生”联系起来。作为我校教育学院以专业型硕士成功考取西南大学博士的第一人,黄晓彬身上似乎体现着不同的“高材生”风貌。
2017年,以专业型硕士录取我校硕士研究生的黄晓彬在不经意间开始了她的“专硕逆袭之旅”。在导师周险峰的认可与鼓励下,黄晓彬在硕士刚开学时就进行了课题研究的尝试。
对于很“宅”的她来说,沉下心来专注于研究是一件比较容易做到的事情。也因此,专硕在读期间,黄晓彬一直坚持着课题研究与发表论文,至今已发表了8篇论文,这是很多学术型硕士都很难做到的事情。
“在研究中,我也有遇到挫折的时候,甚至有时候会产生放弃的念头,幸好最终我坚持到了现在。”黄晓彬笑着说道。
回想起刚开始研究课题时,翻译外文资料、整理数据、查阅文献、写论文、改论文,黄晓彬经常通宵达旦。从晚上吃完晚饭开始写到第二天早上7、8点。熬夜是常事,论文投稿后被退回来要求重新修改的情况下也时常发生,甚至有一篇论文她前前后后修改了6次才发表。 但是生性乐观的黄晓彬在遇见困难的时候从来没有抱怨过,她认为通宵写论文更能一气呵成,不会被白天的琐事打断思路,“有一种下笔如有神的感觉。”黄晓彬自得其乐。
真正让她感到艰难的时期其实是专硕最后一个学期实习的时候,当时几经考虑决定考博的黄晓彬需要在工作实习的同时准备毕业论文和备战考博,工作与学业的压力一下子压在黄晓彬的肩上,这个女孩有点“撑不住”了。
“当时其实已经决定要放弃考博了,但是我的导师周险峰教授的行为让我做出了改变。”黄晓彬说道。周险峰的鼓励与支持,让黄晓彬认识到自己的实力,在看到这位“学术大佬”对自己的认可后,黄晓彬的自信心不断提升,最终,她重燃了考博的信心。
一个星期,复习三门课,确定选题,写一份开题报告,科研计划,争分夺秒地做准备,这就是黄晓彬在考博复试前的状态。
从4月份初试,到结果公布,黄晓彬一度认为自己无法通过初试,也因此,她在这一段时间内几乎没有为复试做准备。在知道初试结果时,黄晓彬说:“我的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懵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接下来的复试,我一点准备都没有。”
时间剩下最后一星期,但是丝毫没有准备,这不禁让黄晓彬萌生退意,她不想参加接下来的复试了。在放弃来之不易的复试机会与面临残酷的一周备战中不断纠结,这段时间成为了黄晓彬口中“最煎熬的一段日子”。
如何度过这“最艰难的一段日子”?如何寻找好的选题?如何写出一份让博士生导师满意的开题报告?如何安排时间能最有效地复习课程考试?这些都是黄晓彬在短短一星期内需要解决的事情。
忙得昏天黑地、不分昼夜,这是黄晓彬当时的真实写照。通宵查资料、看热点、构思选题,“当时真的恨不得把时间拆开来用。”黄晓彬感叹道。
努力终于回报,她设想中的“陪跑”并没有出现,全力以赴让她得到了喜出望外的结果——考博成功。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黄晓彬一直认为运气也是她考博成功的一大因素,而遇见她的“伯乐”导师周险峰就是她最幸运的一件事。因为有这位“学术大佬”的认可与鼓励,黄晓彬才会从一个专硕走上学术之路;因为有这位“学术大佬”的带领与支持,她才能一直在学术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坚持考博。
周险峰于黄晓彬来说,不只是学业上的导师,还是人生的导师,是一位家人般的师傅。而对于周险峰而言,黄晓彬何尝不是他悉心培养的爱徒。
在指导黄晓彬本科毕业论文时,周险峰就发现这个不太爱说话的女孩身上有着做学术的人最需要的特质,能沉下心来研究。 “做学术最忌浮躁,而晓彬就是一个心性宁静的女孩子,她不仅能沉下心来研究,还能吃苦,会脚踏实地地去做,这也是我一直支持她、鼓励她的原因”周晓峰说道。
支持、鼓励、引领,周险峰尽己所能地培养着黄晓彬。只提要求与建议,尊重黄晓彬的选择是周险峰一直信奉的培养方式,他希望能培养出一个具有问题意识,能勇敢表达自我观点的真正的“学者”黄晓彬。
幸运总是留给努力的人,只要是与黄晓彬接触过的人,都会发现这个在生活中温柔安静的女孩子有着与外表不符的踏实、努力的精神。 在同门师姐、师弟师妹的眼中,黄晓彬无一例外都被他们称为专注力极高、在学术方面非常踏实认真的人。
黄晓彬的师姐16级教育学研究生肖静雅这样形容她:“晓彬是一个在学术研究上非常努力的人,她能很好的专注于学术中,踏实、严谨,能很好地沉下心来做研究,这或许就是他能成功考博的原因。”
这个安静、努力、踏实的闽南姑娘,在成功被西南大学录取后,仍然没有松懈。在假期中,黄晓彬坚持阅读书刊,不断在提升自己理论方面的不足,为接下来的博士深造之路做好充分准备。
湖南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联系电话 0731-58290394
邮政编码 411201
联系地址 湖南省湘潭市桃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