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首页>新闻头条

中央媒体集中报道皇晓东老师先进事迹

作者:颜柯 李洪华 日期:2010-03-11 浏览:48

  本报讯 4月的校园,花红草绿,风光旖旎。14日,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精神和中宣部统一部署,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等中央七大媒体记者云集我校,专门对皇晓东老师的先进事迹进行集中采访报道,为60周年校庆献上了一份特别的厚礼。

  整个采访活动分为召开座谈会、集中采访、个别采访等三个环节。14日上午,在学校图书馆九楼会议室召开了皇晓东先进事迹座谈会。校长田银华在座谈会上致欢迎辞,表达了学校党委、行政及全校师生对中央媒体记者的热烈欢迎和诚挚谢意,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状况,着重介绍了皇晓东的先进事迹以及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他说:“皇晓东是我校几千教职工中极普通的一员,但他用满腔的热情、辛勤的汗水,书写了就业指导工作一个崭新的传奇,这是我们学校的骄傲和自豪。”用人单位代表屈正高、成关锋,校友代表刘德生、黄凤寸、谭一明,以及教师和学生代表在座谈会上相继发言,述说了自己同皇晓东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座谈会由校党委副书记宋元林主持,副书记刘建武发了言,副校长刘德顺、冯涛、刘志坚、陈安华,校长助理朱川曲、胡石其以及党委宣传部、学工处、就业指导中心、土木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出席。

  14日下午,中央媒体对皇晓东进行了集中深入的采访。记者们着重询问了“担任辅导员的初衷是什么?”、“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在为学生找工作过程中受到过哪些委屈、遇到过哪些困难?”、“作为高校,在当前条件下如何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就业?”等问题。皇晓东首先向记者们展示了“学生来信”、“学生电话记录本”、“学生邮递快件通知单”等几大袋历史资料,并随着记者们的提问娓娓道来。当他讲到“本来不喝酒,为了帮学生找到工作拼命敬用人单位的酒”、“为了抓好毕业生工作,岳父病逝也无法床前尽孝”、“为了帮学生找工作,甚至不惜四处餐风露宿”等感人场景时,在场的不少人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19-20日,报道陆续刊(播)发。19日,新华网刊发了黄兴华的长篇通讯《爱心铺设就业路--湖南科技大学学生辅导员10年帮助约4000名学生就业》。文章写道,皇晓东把自己的得失看作小事,而视学生的就业为大事;他为学生找工作不图回报,提供就业信息就是对他的“最好感谢”。

  当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发了刘航的报道《大学生就业的“导航员”——湖南科技大学辅导员皇晓东》,时长1分半钟。报道提到,“就业导航员”皇晓东不仅就业信息灵通,而且更注重通过人才对位的牵线搭桥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合作关系。面对记者的镜头,皇晓东说,“帮助学生,使他们成功,是我最快乐的。”

  2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播发了邓文辉的报道。在皇晓东老师的帮助下找到工作的09届毕业生杨毅说,“在我们科大,只要一提到就业,第一个就会想到皇老师。皇老师总是非常亲切、非常耐心地给予我们帮助。”

  《人民日报》2版刊发了周立耘、王伟健的长篇通讯《为学生推开就业大门——记湖南科技大学学生辅导员皇晓东》。皇晓东当起“冷门”的辅导员,就是喜欢学生。凭着“热心、爱心、细心、诚心、责任心”的秘诀,他10年来为3000多名学生找到工作。对皇晓东来说,“学生就业是我快乐幸福的源泉”。该报同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呼唤更多“五心”辅导员》。

  《光明日报》3版刊发了唐湘岳、江静的通讯《皇晓东:“五心”辅导员》。皇晓东对学生无微不至,对名利毫不动心,“我要用自己的热心、爱心、细心、诚心和责任心,来交换学生安心,家长放心,单位称心,学校省心,那我自己也就开心了。”

  《经济日报》3版刊发了刘麟、谢瑶的通讯《“为学生,是一种责任”--记湖南科技大学学生辅导员皇晓东》。皇晓东认为,“帮”是尽义务,“为”却是一种责任。他为学生“磨”和“跑”,用心赢得用人单位的信任。

  《中国青年报》3版刊发了洪克非的长篇通讯《大学生的“就业导航员”--湖南科技大学学生辅导员皇晓东10年帮助约4000名学生就业》。皇晓东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为学生找工作,软磨硬泡争取招聘机会,为了学生就业几近忘我。

  据了解,湖南教育电视台4月14日当天对中央七大媒体来校采访皇晓东老师先进事迹一事进行了专门报道,并播发了皇晓东老师的系列报道。中央各大媒体报道一经推出,广大师生竞相阅读和收看(听),在学校和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