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走在校园各处,你有时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位母亲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女儿漫步在校园路上,两人不时的互动交谈,场面温馨美好。女孩就是19级商学院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曾钒淑。
在她还处于尚不知事的年龄时,身体便由于脊柱变形而导致下肢不能走动。后来父母离异,她一直跟随母亲生活,而母亲石燕为了照顾她放弃工作,家里的开支大多都是依靠政府和学校的资助解决。虽然在生活中遇到了形形色色的难题,但是曾钒淑一直都以自己独有的姿态,自信、乐观的面对着。
“不用在意,做自己就好”
曾钒淑最初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时,还没开始正式上学。她回想到:“那会儿什么都不懂,也不会觉得自己和其他人有哪些不一样。”曾钒淑回想道。后来渐渐长大,开始真正懂得自己这样的情况需要面临什么样的难题时,她已经适应了自己的生活,也很少会为自己的特殊感到伤心失落。
熟悉曾钒淑的人都知道,私下里,她其实是一个很能放得开的人。曾经有一次母亲推着她在饭后散心,恰好有一个小孩经过,看到坐在轮椅上的曾矾淑,稚嫩的声音响起:“这个姐姐好漂亮啊,可她为什么坐在轮椅上……”没等男孩说完,就被男孩的家长拉着向她道歉。可她并没有在意,笑着说了句“没关系的”。事后,曾钒淑豁达的解释道:“太过介意别人的想法,只会让自己难受,其实大可不必在意这些,只需要做自己就好。”
曾钒淑的迎新志愿者,18级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李思佳在见到她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脸上总是带着笑容的女孩。她夸奖道:“钒淑的性格开朗积极,而且挺爱笑、很可爱,所以我很喜欢她。”
“努力奋进,不负四年青春”
因为家庭环境和自己的身体条件的原因,曾钒淑很清楚“努力学习”是她当下最重要、最清晰的目标,所以她对自己的学习一直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大学和高中不一样,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但对我们自身的要求也更高,”曾钒淑说到:“我一定要做到自立自觉、努力奋进的提升自己,稳扎稳打地走完大学这段路程,不辜负这四年。”
曾钒淑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制定一些“小目标”激励自己。对她而言,目标就是督促自己努力的动力,她学习工作的指引。除此之外,“预习”也是她在学习中的重要环节,更是她能够取得好成绩的秘密武器。这也和她幼时的经历有关:她幼时身体不太好,总会因为大大小小的身体状况而推迟入学,这导致她的入学年龄要比别的同学晚两年。在这期间,为了不落后于她同期的学生,她不停地预习功课,提前学习课程,也逐渐养成了这个从小到大一直坚持的习惯。
在课余时间,曾钒淑也会积极去尝试更多有趣的事物。她很喜欢唱歌、闲暇时也会去写作、配音。“以前很喜欢写作,每次到周末都去写小说。那时父母总是觉得要以学业为重,觉得我有点‘不务正业’。”想到当时的情景,她忍不住会心一笑。
“感谢这一路陪伴过我的所有人”
对曾钒淑而言,她的母亲是她最重要的人。从小到大的各个阶段,都是母亲一直陪伴在她身边。“其实很多和我相同情况的人,父母都不会送他们去读书,更不要提上大学了,”曾钒淑说到:“但是我的妈妈始终对我不离不弃,陪在我身边照顾我。可以说,如果没有她,也不会有现在的我。”对此,母亲石燕幸福的笑道:“这些都是一个母亲应该做的。”
这一路走来,曾钒淑感受到过很多人对她的关怀。从小学到高中的班主任、各科老师、到现在的辅导员老师、志愿者、助班……各种各样的人在曾钒淑的生命中出现,为她带来了很多的温暖。来到科大,从日常生活到学习,学校悉心提供帮助和服务,学校给她和母亲安排了独立的宿舍,方便家人照顾其生活起居。校党委书记刘德顺称赞曾矾淑成绩优异、拼搏顽强、勇于挑战,鼓励她多与同学们交流相处,在生活或者学习有困难找学校。
“如果以后有能力的话,我想要去回馈社会。”曾钒淑说到:“一直以来,我接受了社会的很多帮助和馈赠,所以想要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不辜负大家期望的同时发挥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