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第九届“理想之歌”优秀毕业生报告会圆满落幕

 

6月10日晚,我校第九届“理想之歌”优秀毕业生报告会于俱乐部圆满落幕。十位优秀报告人回望峥嵘岁月,共瞻美好未来,以自身的经历为后辈点亮大学之灯。副校长胡石其出席,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与上千名同学共同到场聆听。

 

意志弥坚,一路砥砺前行

   

“龙从平野起,凤向玉阶飞”,这是体育学院邓玉平名字的寓意。带着父母望女成凤的寄托,这个土家族女孩开始了她的大学体育征程。二十个热身圈,十公里的计时跑,每天10小时以上的训练强度,必须在四十五分钟以内跑完十公里,不然就被加罚二十圈,这就是邓玉平的练习日常。备战湖南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定向越野”项目期间,邓玉平在训练之余每天往返于科大和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之间,进行模拟和踩点。“我模糊的记忆之中,不知道自己被加罚过多少次,跑过多少个十公里,脚上缠上过多少次绷带……”高强度的训练给邓玉平带来的是下肢的酸痛无力和肌肉肿胀,也为她斩获了高校女子组十公里定向越野第五名,以及校级及以上奖励30余项。同时,她也以综合排名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全院唯一一个研究生推免资格,成功拿到了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青春应像蒲公英一样绽放”,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的胡清梅是学院中第一位女主席,面对质疑她从不以言语回击,而是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三下乡策划期间,从地点勘察到现场沟通,她事事亲力亲为;修改材料、半夜归寝,对她而言已成家常便饭;抬桌子搬椅子,她更是毫不含糊,伸手就来。而她这份韧劲,也同样体现在学习上。考研期间,胡清梅坚持细致地进行知识点归纳总结,通读5遍指定教材,狂刷4遍习题与2遍辅导书习题,就连夜晚的睡梦里都在背诵英语自我介绍和英语口语,最终最后一个进入复试的她成功逆袭翻盘,被中山大学录取。

 

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的李林均,曾是同学眼中的“书呆子”,对学习的严格要求与心无旁骛,让他一周可以只花30兆流量;上课总是坐在第一排,提前两节课到教室进行复习、预习,为的只是实现成为地质队员的梦想。“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这首地质队员争相传唱的《勘探队员之歌》成了李林均的理想之歌。为了备战考研,他放弃了所有的娱乐活动,神经高度紧张曾让他晚上失眠,头发也是大把大把地掉……在父亲的鼓励下与自我调节下,皇天不负有心人,李林均最终还是成功考入中国地质大学,离理想又近了一步。

 

奉献青春,一路挥洒热血

 

“曾经,我不断怀疑自己为工作付出的一切是否值得,分分钟想要罢工。但牢骚过后,我明白大学生之大,不仅在于学习,还在于奉献”,大学四年间,外国语学院的刘慧娟担任了外国语学院学生会权益治安部部长、预备党员培训班班长等多个职位,十余本会议记录、上百份班级与年级工作资料充斥着她的生活。因为身兼多职,为了平衡学习和工作,她把零碎时间发挥到了极致:吃饭时制定工作计划,走路时联系工作伙伴,努力延长学习时间,缩短休息时间,在课堂上就把专业知识消化,利用课间休息进行巩固。她说:“大学只有一次,我要体验个够,经历个够,奋斗个够,精彩个够!”

 

“在那里,睡的是冰冷的地砖加草席,洗的是山泉里接来的冷水澡。”在刚开始的“三下乡”精准扶贫的工作中,教育学院的袁野作为一个城市里走出的“小嫩芽”想要退缩,但“服务在前、遇事争先”的精神支撑着他面对一切挫折和坎坷。半个月的时间他每天往返于两个山村之间,为当地村民传授知识,排忧解难,帮助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如愿以偿考取湖南省委组织部选调生的袁野,在舞台上面向大家宣誓,将依然秉承这份服务之心,为建设湖南这边美丽的土地贡献力量。

 

登上俱乐部的舞台讲述自己的大学过往,是人文学院的刘怀峰四年前的心愿。2016年4月中下旬,刘怀峰带领学院志愿团代表九华参与湖南省法治文艺调研活动大赛,在精心设计的剧本进入排练期间时,父亲突发心肌梗塞,情况严重。“作为团长,我要对工作负责,但作为儿子,我也要担起儿子的责任。”深知自身责任重大,在父亲住院期间,刘怀峰也没有把志愿团工作抛于脑后。他一面安抚母亲的情绪,照顾父亲;一面分配志愿团的工作任务,指导评优工作。国奖励志奖、省优秀毕业生、省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学业类奖学金一等奖、优秀志愿者、四六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教师资格证……每一项奖励,每一张证书,都是对他大学四年来努力的肯定。

 

“新疆对于我而言是一个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那将是我梦开始的地方。”潇湘学院的雷熊燕从小听爷爷讲述古有将相和、今有疆湘和的故事长大。大二暑假,在新疆铁路局进行了一个月的实习,让她见到了新疆绵延不绝的雪山、茫茫无边的戈壁和湛蓝碧清的天空,最重要的是,她看到了一群将青春献给了新疆的可爱外乡人,背井离乡,让一望无际的沙漠戈壁、碱滩沼泽成为绿洲、新城。受此触动,雷熊燕决定怀揣着满腹的诗书与柔情,前往西部,成为扎根边疆的一朵高原雪莲。

 

思维激荡,一路高歌创造

 

熬夜、画图、想点子、做方案,这是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的秦漪濛四年间的日常。大二暑假,他前往深圳,作为一名实习设计师摸索设计的本质,深入实践后他发现,设计不仅要有设计不仅要有天马行空地想象,不仅要能做出优美的造型。回到学校之后,他成了图书馆的常客,在课下有时间就会练习手绘、软件等各项专业技能。大三时期他加入了“聚匠”工作室,和一群具有匠人精神的设计师共同奋斗。2017年团队斩获了德国红点设计概念奖,并出席了在新加坡举行的颁奖典礼。为继续探索设计的奥秘,他扛住压力与挑战,成功考取江南大学的研究生。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的田昊,怀着对数学极大的热情,打开了数学建模的大门,在“中国小谷围互联网?运输服务”大赛中,她和团队结合数学建模中的遗传算法思想,模拟人工种群的进化过程,通过选择、交叉、变异等机制,筛选出最优的停车信息,开发出“优停车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并研发出“优停车”手机版APP。2016年,项目首先在南昌进行试点,仅一周收获了5万多注册用户,吸引了多家投资企业,签订了10余项合作研究协议,团队也荣获了校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的称号。“人生就像一个级数,理想是你渴望收敛到的那个值,点线之间,终会实现你的欧拉之梦。”田昊用零点存在性定理寄语后辈,千万不要放弃自己心之所想。

 

化学化工学院的王东东,带着对科研的兴趣和好奇,加入了学院实验室,在和白大褂、显微镜、各种化学试剂等的亲密接触下,他产生了实验灵感,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后,正式确立了用“鸡蛋壳造纸”的实验思路和实验方案。对于他而言,青春是实验室里的每一曙晨光,是化学反应中的每一次碰撞。他见过凌晨三点的科大,去过夏日炎炎的北京,手握十多项发明专利,荣获40余项综合奖励。王东东坚信,踏踏实实做好当下每一件实实在在的小事,所有付出将在日积月累的岁月中给予你回馈。


    “青春有理想,人生不迷茫;青春有理想,未来不迷茫。十位优秀毕业生代表用他们的演讲带领我们来到了理想的殿堂,用他们的故事为我们呈现了理想实现的模样。”胡石其对毕业生的演讲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认为理想高远而绚丽,等待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攀登与追求,并鼓励学生拥有理想,通过不懈努力在人生路上感受奋斗的荣光。

评论
用户: 邮箱: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