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我校在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联盟工作部署推进会作典型发言

4月2日,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联盟工作部署推进会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王嘉毅出席并讲话。我校作为全国唯一高校代表受邀参会,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专家委员会教育研究分委会副主任委员、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郭时印作了典型发言。


会议强调,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对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关键作用。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科学教育工作责任感,以科学教育之力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提供支撑。要锚定教育强国建设目标任务,充分发挥联盟机制作用,解决一些地方师资力量、实验教学、设备设施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聚焦年度重点工作,抓总体、抓关键、抓结果,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保质保量完成既定目标任务。着力抓好《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落实,做好典型经验宣传推广。持续开展诊断调查,实施精准帮扶,帮助薄弱地区和学校改进提升。要继续加强统筹协调,促进各方资源精准对接、有效配置,形成立体多元的科学教育支持体系。


近年来,我校将科学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发挥“师范+科技”的办学特色,系统推进大中小学科学教育一体化建设,打造协同育人链条。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三个行动”与“五个一批工程”,与韶山市、平江县等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合作,推动高校科学教育资源服务基础教育。依托“海牛Ⅱ号”深海钻机等重大科研成果,构建覆盖大中小学的一体化培养方案,开设贯通大中小学的“海牛”班。定期举办基础教育湖湘论坛,组织专家学者研讨学段衔接问题,并通过举办示范活动推广“高校+基础教育”协同育人模式。实施“师范生科学素养提升”工程、“名师进校园”工程、“科学教育教师精准培育”工程,选派高校优秀教师到附属中小学任科学副校长,助力培养具备师范技能与科学素养的教师。下阶段,我校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按照可共享、可借鉴、可推广的理念,服务不同学段学生成长成才需求,进一步拓展大中小学科学教育一体化建设路径,推动“海牛班”模式向更多地区和学校辐射,持续推动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据悉,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联盟由138家省级以上教育行政、教科研、课程教材等单位构成,旨在统筹发挥教育系统教科研、教师发展、课程教材、资源装备、评估监测等条线优势,积极创新机制、集聚力量、整合资源,是协同推动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提质增效的专项工作共同体。


微信图片_20250406120941_副本.jpg

▲郭时印作典型发言


(一审:李海屿 二审:王 虎 三审:李洪华)

评论
用户: 邮箱: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