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

【青年风采】学生会主席袁野:我选择,所以我付出

作者:文/刘一博 於婉璐 图/李宇霞 来源:大学生通迅社 日期:2017-04-25 浏览:131



下午13时42分,还未到上班时间,一个身着蓝白T恤的高个子男生踩着轻轻的脚步出现在综合楼团委办公室里。“隔壁应该有老师在休息,我们动作轻一点。”他小声叮嘱道,轻手轻脚的坐在电脑前,清理、归类、整合,不到十分钟,就已经把文件整理完毕。娴熟的动作和整洁的电脑桌面,一个行事干净利落的大男生形象一览无余。

    他是我校教育学院14级教育二班的学生袁野,现任学生会主席。

“为工作付出,是我本职所在”

    身为学生干部负责人,袁野承担着比他人更多的责任。“不做学生官,做一个学生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是他的行事理念,也是这样践行的。

    去年九月是袁野在任期间最忙的时候,为了做好迎接新生的各项准备工作,他要比其他学生早到校一周,顶着湘潭三十五度的高温,统计各学院迎新志愿者、安排值班、站岗、分发物资……而此时距离他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答辩仅仅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一周很快过去,转眼到了新生到校的日子,作为校学生会迎新工作南校负责人,袁野马力全开,安排值班表、巡查、监督学生干部志愿服务工作……迎新工作的第二天湘潭下起了大雨,不熟悉本地气候的许多新生和家长下了迎新车辆面对的就是瓢泼大雨,此时的袁野并没有闲着,带领志愿者和学生干部撑起伞将新生和家长护送到寝室,半边身子都淋湿的他坐在帐篷里冷得发抖。

    迎新工作结束后,袁野马不停蹄地开始带领团队准备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相关材料,清理三下乡期间所有的照片,反复推敲讲稿的每一句话,PPT不断删改,从字号字符开始一点点地细抠……袁野带着几个负责人赶了一夜,第二天准备和演讲又是一天。

    “为了工作,熬夜早就不是新鲜事了,但如果因为累就放弃,那这主席就白当了。”“在其位谋其事”是袁野对工作最基本的态度。在学生会已近三年的他不仅拥有了工作中的认真和严谨,也把团委学生会的各项工作细节尽全力处理到最佳。

“最重要的是孩子们开心!”

    在自闭症学校,袁野最大的感受便是:孩子们是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这些孩子可能永远都不会像正常孩子一样,但如果仔细观察,依然会发现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现在,他几乎每两周去一次自闭症学校,袁野说,“去自闭症学校不仅因为专业的要求需要与孩子多接触,更重要的是因为我自己很喜欢孩子。”在自闭症学校里,袁野一直负责一个孩子的看护,他还亲昵的给孩子起名叫“戴主席”。他解释到:“因为他不会说话,我就给他封了一个自闭症学校学生会主席。其实,我只是希望给他一个唯一的称呼,专属于他的。”虽然“主席”不会说话,但他们大小两个主席还是有独特又温暖的交流方式,“主席”会拉着袁野的手,或者让袁野抱抱他。

    按年龄来说,“主席”应该上小学一年级了,但是除了围着屋子跑圈,他没有特别擅长的事情。

    袁野说:“我觉得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开心!所以每当体育课的时候我就带着他跑,我牵着他的手超过一个又一个孩子,这样他就会特别开心,看起来很可爱。”他认为这大抵也算是一种别致的寓教于乐了吧。

“我只想检验自己。”

    三年来,一直身处学生会的袁野没有怎么参与竞赛,这是他一直以来的遗憾。大二的时候听闻教师技能大赛,袁野果断报名。从准备PPT、教案、备课,袁野熬了两个晚上,“为了不被学校工作影响进度,只能熬夜准备了。”想起那时的自己,袁野至今印象深刻。

    用“杂家”这个词形容袁野再合适不过了,从小就拥有广泛兴趣的他,诗词歌赋、说学逗唱都是他的涉猎范围。凭借一直以来的软笔书法功底,他成功在教师技能大赛三笔字环节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而此时的袁野十分淡然。曾在少年宫学习过说相声的袁野,还在大二学院的晚会上表演对口相声。“没有多余时间继续学习相声,只能抓紧机会让自己不断成长。”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袁野用不断的积累和对机会的把握诠释了这句话。

    “学生会马上就要换届,我也想踏踏实实准备考研。”已经大三的他和很多同届生一样,有着考研的想法,而早已在学生会得以锻炼的他,也到了离开的时候。“在学生会取得成就是一方面,主要目的只是想检验自己,累不累都是次要的,因为是我的选择,所以理所应当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