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

【魅力课堂】江海潮:做学生课堂的引导者

作者:文/李凯 冯钰涵 涂佳敏 陈心灵 图/顾金鑫 日期:2016-11-13 浏览:158







  11月10下午,阳光投进第四教学楼的一间教室,映照着齐刷刷举起的几十双手,此起彼伏的笑声与讨论声从教室里传出,显得格外热闹,教师江海潮以他独树一帜的授课方式让15级会计学专业的同学们了解到了货币金融的重要意义。


  “纸币相对于金属货币,或者其他等价物,有什么优势呢?我们来举个例子吧,有没有同学知道的?”略带湖南口音的普通话听起来亲切又独特,声音响亮,显得中气十足,好似能穿透教室后的那堵墙到隔壁去。听到提问,同学们都积极举手,争相参与到互动中来。

  每当同学回答完问题后,江海潮都会询问并记录下他们的班级和学号,据说一学期累计回答问题次数最多的前两位同学将会得到老师的一份大“福利”。“你上街买菜,是愿意带轻巧便携的纸币,还是一大堆钢镚呢?”江海潮拿日常生活来举例,打趣地说道,再配合夸张的语气和表情,教室里顿时传出阵阵笑声。

  “货币的价值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纸币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一个又一个的提问贯穿了整个课堂,问题一抛出,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江海潮也全面地点评了每一个同学的回答,引导大家独立思考,一步步探索出正确答案。提问过程中,江海潮从教室的第一阶走到最后一阶,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这不仅仅拉近了我们师生之间的距离,也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江海潮说道。

  一堂课下来,率性潇洒的板书似要在黑板上飞扬起来,课件也是简单明了的风格,跳出大量枯燥无趣的数据和繁杂晦涩的理论,江海潮赋予了这堂金融课勃勃的生机。“他从不拘泥于书本和已有的观点,而是引导我们从自己身边的小事中得出一些新颖的结论。他有自己独有的一套授课方式,我们也乐在其中。”来自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的叶贤明在谈到江老师时说道。

  在学生们的回答中,江海潮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和了解到货币制度以及货币的价值。生活琐事、电视剧剧情、通俗易懂的图表、各种生动的例子、贴切的比喻、多样的讲解……让整个课堂始终保持着热度与激情。

  
“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独立创新,发散思维,课堂上一定要活跃,多分享交流自己的想法,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在江海潮看来,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的,只有他们学得轻松快乐,才会有效率,他愿意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带领所有的学生参与课堂,探索金融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