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

【教学礼拜】公共课改革助力教育教学

作者:文/刘金艺 余玮梅 王欣 叶香渝 刘艳玲 韩伊宁 图/刘金艺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日期:2016-11-15 浏览:176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在2015年对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和高等数学的教学进行了一次全面改革,改革内容涵盖教学内容、课堂模式等多个领域。


  课程改革 受益良多

  “这次四级考试通过的同学请举手。”望着眼前齐刷刷举起的双手,站在讲台上统计班级6月四级英语考试通过率的罗芳略微有些惊讶。作为一名大学英语公共课教师,罗芳所带的15级B-4-4班一共有58名学生参加考试,最终过级率超过80%。“这算是在全校范围内较高的班级过级率了。”罗芳老师难掩话语中的欣喜,“成绩和数据证明我们的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品尝到“福利”的除了像罗芳一样的一批一线教师,还有另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李嘉轩来自人文与传播学院,升入大二的他这学期刚到校就去图书馆借了一本《考研英语》。作为一名大学英语A级班学生,李嘉轩表示因为改革受惠良多,“很幸运我们成为第一批赶上分级考试的学生,和同等水平的同学一起学习英语,更能增加我们学习的信心与进步的动力。”

  大学英语之外,大学体育的教学质量在这一年的改革后也逐渐提高。“以前上课时总看得出很多同学‘心不在此’,一个动作教许多遍也做不好。”同教15级与16级学生大学体育篮球科目的教师周元超感慨,“与之前僵化固定的上课模式相比,现在的自主选课形式不但有效改善了课堂气氛,也在生动而高效的教与学中更能发挥出老师的专业特长,大大提高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现在每周最期待的就是体育课。”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的张卫珍这学期选择了《初级瑜伽》课程,“我一直很喜欢瑜伽,但总苦恼于找不到正确的训练方法。体育课的改革让我能把爱好转为课程,老师在课上对每位同学一对一进行辅导,课下还可以与同学随时交流方法与心得。”现在张卫珍每晚都会在寝室练习一个小时的瑜伽动作,已经坚持了两个月,“难得遇见这样宝贵的机会,我会认真对待这个爱好,一直学习下去。”

因材施教 自由成长


  在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的背后,是教师针对不同层级学生,精心制定的不同教学计划。“学校的公共课改革,使上课内容变得更有针对性,减少了同学们不想听或听不懂等现象出现的概率。”大学英语教师陶涛表示,“比如我代课的C级班学生可能底子比较薄弱,所以教学以基础知识为主,另外在课文内容的选择、例句的选取、问题的设计等方面都争取与学生的兴趣点接轨。”

  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大学体育的变迁则更能凸显出这一特点。以前体育课是以班级和专业为单位集中教学,学习内容每学期固定,不可更改。改革后,体育课分散教学,学生通过选课系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加大了学生的主动权,让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更加浓厚。“这学期的体育课我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了健美操,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向我们展示的健美操力与美的协调,让我觉得很有意思。”15级新闻专业的彭澎很肯定自由选课、学习民主化的改革形势。

  “体育教学贯穿学生学习生涯,有利于实现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在2015年体育学院发表的一篇题为《新形势下大学体育的危机与改革研讨》专题论文中,就已在开篇摘要清晰地摆明了改革大学体育最根本的目的。

  作为大学生“攻坚”最难的公共课之一,高等数学课程的调整也在此次改革之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怎样才能让学生找到高数的乐趣呢?”青年教师刘赛玉一直在思索。从教第三年,她终于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纲领中找到了答案,“学生真正听懂,跟得上老师的节奏,自然乐得其中”。“优化高数课程内容,直观、描述性展示数学内涵,拓展宽度、广度。”刘赛玉依照改革方向重新规划完善了教学板块,“在重难点后加入反例推导,便于学生更加明晰概念;每个章节后适量加入考研习题,为程度好的学生提供更自由的提高空间。”

自主学习 线上线下齐助力
  
  在公共课的改革大潮中,除了当前如火如荼的线下改革,线上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

  “自从这只鸽子飞进学校,来电子阅览室学习英语的同学们增加了不止一倍。”北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员周阿姨感慨道。周阿姨口中的这只“鸽子”,便是大学英语改革中的一道线上大餐——“蓝鸽校园网语言学科平台”。

  蓝鸽系统的引进一直是师生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学生在课后可以通过蓝鸽系统完成老师发布的课时练习任务,预习复习教学课件,还可以通过资源库共享所有线上英语素材,开拓英语知识面,实现在无老师的条件下也能“畅意学英语”。大学英语教师候卫群补充道:“蓝鸽系统的运用更是一种教同学们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通过这个系统,教师可以了解学生课后的学习状况,培养学生把每天的英语学习转换为一种习惯,进行量的积累,实现质的改变,使自主和自律意识潜移默化融进学生日后的学习与生活。”

  大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此,大学体育改革一方面从线下课堂入手,增强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微信签到”等形式将日常锻炼划入期末考核,以线上信息化监督方式推动学生加入体育锻炼行列。“以前每次晨跑总是因为毅力不足而失败,现在有了微信签到,晨跑也可以算入平时分,让我感受到了莫大的动力。”16级外国语学院新生欧阳妍君又开启了新一轮晨跑计划。

  公共课改革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平台,课堂上的疑问可在线上自主解决,课堂局限的部分也可在课外进一步拓展。“大学生活对于学生来说有了更多自主分配的时间,所以培养学生课堂之下的自主学习能力迫在眉睫。除了老师的监督外,更主要的应是学生发自内心的自觉、自制、自律。”教育学院16级辅导员尹琼芳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