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炎炎烈日,忍受33度的高温。6月7日下午,人文学院志愿团的同学们集合完毕,拎着准备好的道具前往湘潭市特殊学校开展端午节志愿活动。同过去一样,此次志愿服务的对象是语训班康复组的20多个聋哑小朋友。自2013年起,人文学院坚持每月前往湘潭市特殊学校开展主题志愿活动,赢得了特殊学校老师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志愿者们准备了“赛龙舟”的游戏。小朋友分成四排,每排四个人,排头的小朋友就是“龙头”。“龙头”手中分别拿着红、绿、黄、橙色的彩旗。主持人从地上拿起黄色的旗子,敲了3下鼓。鼓声一停,现场小朋友都紧张地张望,黄色旗子队伍中的第三个小朋友被选中,被选中的小朋友被要求模仿主持人做叉腰、抬腿等相应的动作。小小的游戏却让小朋友们玩得不亦乐乎,站在一旁的小刘老师告诉记者,“这样的活动会有利于小朋友们性格的培养,让他们更愿意开口说话。”实际上,语训班的最主要教学任务就是训练发音。
“来,跟我一起念‘粽子’”,在现场,记者总是能听到这样的声音,这是志愿者们在教小朋友们发音。和小朋友们合作折好了一个“龙舟”后,志愿者们就会让小朋友们跟着自己的口型发音。小朋友们在鸭蛋上涂鸦完毕,志愿者们就会让他们一起读“鸭蛋”。只要小朋友们准确地发出音来,立即就会受到志愿者们的夸奖。摆脱单纯的游戏,让小朋友们在游戏中收获的不仅是快乐,而且是发音,是这个团体努力的方向,也是进步的地方。
类似于端午节这样有趣味的主题活动志愿团还开展了很多。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志愿团也设计了相关活动,与特殊学校的小朋友互动完成“头戴五角星”等游戏,在趣味中让小朋友们既锻炼语音发声又感受节日气氛,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与民族自豪感。四月份志愿团围绕“三爱”即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的主题开展活动,带领小朋友走出学校到达东方广场,参观“乡情”雕塑、听红歌、丢手绢,让小朋友们在游玩中感受爱国教育。
作为特校支教活动第三期志愿者的带头人,方芳策划了将近6次的志愿活动。在这期间,语训班有些小朋友康复后进入了寻常的学校接受教育,同时又不断有新鲜血液加入这个支教团体。作为活动负责人,方芳的想法也在变化,“我们不是来只陪小朋友游戏的,我们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开口说话,训练他们发音。”从开始单纯的做游戏,到如今的平衡游戏和教育,寓教于乐成了策划重点。她还表示,为了让这些可爱的孩子能开口说话,特校支教志愿之行的接力棒会一直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