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6日晚,我校商学院优秀贫困大学生报告会在第三教学楼101室顺利举行。六位优秀贫困大学生讲述了自己的“奋斗青春”,商学院15级全体贫困生到场聆听。
信念,让奋斗永无止境
“里尔克说:‘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我觉得这就是对考研的描述。”12级财管一班张振伟是同学们心中的考研“狂人”。
考研时期,他觉得在任何地方浪费一点时间都会使良心备受谴责,不只是因为浪费考研的时间,而是耽误了自己的梦想。“考研是智力、心态与耐力的比拼,切不可盲目,首先要坚定自己信念。”担心有些同学畏惧考研,张振伟给出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们共勉。
“大家都是骑着自行车上学,那有谁试过背着自行车上学吗?”13级财务管理专业的黄继勇一上台,就抛出这个匪夷所思的问题。因为家住农村,一下大雨小路便泥泞不堪,13岁的他只能将自行车扛在肩上走过这一段路,“经过风吹雨淋,农村的孩子懂事才快,才懂得坐在教室里读书是多么的温暖。”黄继勇将自己最早的读书梦“摆”在听众眼前,他觉得这种不忘初心的精神也是他前行的支柱。
坚持,让生活美下去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13级广告二班的易婷坦言自己的故事很简单,而做广告便占据了大学生活的一大半。小故事也需大毅力,易婷却一点也不否定,策划、拍摄、剪辑对于广告人来说就是“家常便饭”,“晚上12点过后,其它大多寝室楼已经熄灯,但我们寝还亮着,‘女汉子’就得熬夜。”易婷笑着说,脸上多是骄傲。
“人生那么短,怎能眼瞅着过完?”易婷将这个问题留给了在场同学们,“还记得小学时的梦想是考清华还是北大,中学是当宇航员还是主席,那现在呢?要努力地实现以前吹过的牛皮呀,既然人生可以美下去,为什么不加把劲呢?”
学习、工作、兼职,这是朱红梅大一时的日常,作为13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名学生,她提前就学会了计划自己的生活,尽管时间很紧,可按时睡觉、按时饮食、保证学习进度对她来说确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有朋友说:“朱红梅,你真是天生就是个忙碌命啊。”她却将这当作夸奖,丝毫不放在心上。
“相比起毕业以后,大学时期是我们机会成本最小的时候,所以一定要在这段时间尽可能多的去尝试一些自己不敢做的事情!”随着年龄增长,她也对坚持有了更成熟的看法。
感恩,让价值熠熠生辉
从一个内向甚至不敢上讲台的女生,成长到商学院基金会独当一面的会长需要走多少步?周长妹说:“只需要向前迈出一步”。那一步源于感恩,大一开学时基金会的两位学姐为她办理贷款手续,无微不至,她深受她们的影响,就彻底走上了“卖命”路途。
有人问她:“基金会都是幕后工作,你能学到什么?你能让人知道吗?”周长妹总是无怨无悔。她说,始终坚信自己的努力、自己的付出,总有一天会以另一种形式回馈给自己。
“农民的孩子早当家,面朝黄土背朝天,我在小学时就跟着母亲做农活了。”徐洪银用幽默的语气说着艰难的童年,“生活并不是很糟,至少我还有一颗经商的头脑。”从小,条件艰苦,他却从没有抱怨过生活,8岁上山采山药,中学卖洗发露,高中开小卖铺。他灵活地运用了自己的商业头脑,积累了同龄人绝对没有的经验。他总是强调,成功是靠自己争取的,不能彷徨,更不能怨天尤人。
“无论是对于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来说,物质上的匮乏并不能阻挡我们的脚步,精神的强大才是不断进取的源泉,而这次报告会就是将正能量不断传递,激励更多有梦想的人。”听完报告后,商学院基金会侯大山不由发出感慨,表示大受激励。
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帅锋向听众分享了自己的大学历程,用“信仰、毅力、感恩”来勉励所有人,希望报告会的传统能将感动继续延续下去,激励更多的优秀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