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晚,外国语学院411教室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我校第九届海外志愿者经验交流会在此举行。会上,五位志愿者依次上台分享各自的海外志愿经历,并和大家交流赴外教学经验。
“泰”不一样的生活
颜色运动会、榴莲接力赛、蓝色母亲节……为期一年的赴泰援教活动虽已结束,但15届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生罗倩心中仍有满满的回味。会上,她详细从泰国的民俗民节、各色美食及自然景观等方面,分享了在志愿经历中与泰国擦出的火花,引来现场惊叹不断。同时,她也就教学经历中产生的感悟向大家建议:“认真学习当地的语言,注意异国礼节上的原则,这是顺利完成援教的必备技能。”
同样有着赴泰任教经历的谢婷和饶洒荣在总结了申请入泰的程序和培训流程后,重点对比二人分属的城乡学校的差别,通过对教学模式、教学条件、生活状况等多方面的分析,进一步介绍了泰国学校的基本情况。随后,她们现场播放教学小视频,悉数向在场同学分享这一段难忘经历。
“韩”来“菲”往中的理想与现实
“我是被自己骗到韩国去的。”13届现代汉语专业毕业生刘燕君打趣到。因朋友的鼓动,在赴韩前刘燕君对韩国援教曾有着无限遐想,然而当生活步入正轨,高额度的消费和高负荷的课时量却着实令她头疼。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她的付出有了回报,在韩的任教让她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会上,她结合自身经历,向大家详细介绍了韩国的课程设置、时间分配、经费支出等方面的真实情况,以便大家做出合理的任教规划。
随后,一组碧海蓝天的图片吸引了台下同学的眼球,引发现场热议纷纷。13届对外汉语毕业生王斯琪的援教生活在美丽的海岛菲律宾上度过,这里海天相接、自由空旷,生活充满了风情与韵味。与想象不同的是她教学的地点并非马尼拉,而是世界著名的非政府武装驻扎地,再加上气候湿热,蚊虫奇多,她的担忧在所难免。但逐渐适应后,她开始爱上这里的民族风情。除了分享教学和生活体验外,王斯琪还根据当地学生特点、社会动乱现状及蚊虫出没情况等向大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循尔之光,行教路上
“到任的服装有什么要求?” “第一节课怎么和学生交流?”“给当地老师和学生带什么礼物比较合适?”……在听完志愿者的分享后,同学们纷纷提问。骆美婵及五位志愿者耐心地一一解答,现场气氛非常活跃。骆美婵告诫在场同学,在海外任教最重要的是能灵活应对所在学校的特点,用心教学,将汉文化传播海外。
12级对外汉语专业的张丹坤是今年即将赴泰的志愿者,这也是她第三次来听经验交流会。“在赴泰的培训中我只能学到刚性的专业知识,但交流会让我懂得了援教时很多细节上的东西,学姐们的经验可以让我避免很多生活上的小尴尬,少走一些弯路。”
“学姐们的分享让我对海外志愿者生活充满了向往,我也想像她们一样在海外任教中找到并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听完交流会后,15级汉教二班的吴作成表示,他对未来多了一份选择与期盼。
据了解,本次交流会由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主办、国际汉文化推广协会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