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

艺术学院名家系列讲座开讲:何绍基的书法美学与当代意义

作者:文/彭澎 李卫 图/陈勃鑫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日期:2016-04-13 浏览:152


  4月13日晚,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鄢福初在我校艺术学院美术楼104室开展“何绍基的书法美学与当代意义”主题讲座,我国著名书画家周宗岱、湘潭市书协主席李光泉等艺术界名家出席讲座,一百多名艺术学院师生到场聆听。

    “我为什么要讲何绍基的书法呢?”鄢福初一开口就是个设问句,“现在的市场对古代文人的价值导向是错误的,而何绍基的书法虽得不到市场的极大肯定,但其内蕴含的中华文化传统精神是深厚的,是需要我们学习的。”鄢福初拿赵之谦的手札与何绍基的手札进行市场价值的对比,两者的不对称性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结论:何绍基作品的价格与价值是不成正比的。

    “厚遒苍古,这就是何绍基书法之美的四大方面。”鄢福初表示,“厚”“遒”二字是指其书法形体之美,何绍基早年由颜真卿字体入手,写小字却被他写出大气象、大格局,足见其功底之深。“何绍基喜中锋用笔与悬臂回腕执笔法,握笔之手用力且紧,不同于颜真卿等人握笔张弛有度,其字体重而厚。”鄢福初握笔在空中虚画,给大家演示何绍基的握笔手法,赢得在场师生一片啧啧称奇声。

    “苍”“古”二字重意境,即“苍茫”“高古”。“真正有内涵的人是不显山露水的,这从线条上用笔的节奏就能看出。”鄢福初结合何绍基的字体一步步分析,“不僵硬、不狂乱、不草率,笔画不断调整,不断变化。”他感叹:“字如其人,得势不猖狂、不迎合、不谄媚,何绍基继承了中国文人的传统风骨啊!”

    何绍基书法的美学价值也承载了其时代精神,在晚清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保存的一份雄健、自由奔放的意志弥足珍贵。鄢福初表示,在中国书法进行“学术性”转型的今天,何绍基的那一份书法精神也具有惊人的“现代性”,它提醒着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让学术回归到生活、时代中来又成为了当今书法家的责任与担当。鄢福初也希望,人们能更加注重对书法的内在审美,让艺术本质真正回归到轨道上来,从而使市场建立正确的导向,他也相信有一天何绍基作品的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提问互动环节中,艺术学院15级绘画1班方建辉向鄢福初说明自己在生活中练习书法时遇到的难题,并提问“能否走出属于自己的路?”,鄢福初对他练习书法的热爱给予肯定,并传授给他一些练习书法上的技巧,鼓励他“敢于尝试,多实验,充满自信,坚定走自己的路”。在场师生纷纷提问,鄢福初对其一一进行解答。

    当日下午4时,鄢福初于艺术学院203报告厅开展“艺术研究与课题申报”座谈会,座谈会由副校长刘友金主持,艺术学院学术骨干参与研讨。会上主要围绕“艺术发展需遵从本质规律”“艺术系需加强学术性,加大书法专业培养力度”“艺术家需具有项目意识”等方面进行讨论,在场人员均表示受益匪浅。

新闻链接

    何绍基:1799年生,1873年逝世,湖南道州(今道县)人。清代诗人、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道光进士,官编修,博览群书,于经、史、子学皆有著述,尤精小学。书法尤著名于世。书法自秦汉篆籀,至南北碑,皆心摹手追,遂自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