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5年起,人们将“9.10”这个寓意神圣不平凡的日子送给了教师,一群辛劳平凡的人。今天,第31个教师节,我校3000余名普通的教师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耕耘沃土润物无声。但沉默不应被遗忘,为此,我们聚焦榜样故事,感恩红烛精神,致以节日的问候。
融爱研学终无悔 三十六年守一日
4月,我校首届“教学奉献奖”评审工作结束,10名教师首次获评“教学奉献奖”。5月,本网推出特别企划栏目“教师加速度”,聚焦10位“明星”教师的教书育人故事。本网累计阅读量达6884人次,单期文章《李建生:离开热爱的岗位,我的人生无从谈起》浏览点击1551人次,这是榜样的力量,这是关注的声音。今日,我们重拾榜样力量,再度发声、弘扬。
09:48,距离第三节上课时间还有12分钟。八教3-2教室里,他躬身于三尺讲台前全神翻阅多媒体屏幕里的课件。他说:“今天是开学以来第一节课,早些来做足准备面对学生。”时间分秒流逝,上课铃入耳,“我的学生怎么都没来呢?”他困惑,从口袋里翻出自己的课表,使劲一拍大腿笑出声:“哎哟!这是明天早上的课呀!”
眼前头发稀疏花白的花甲老者便是教育学院教育学系副教授李建生,至今战斗于教育一线已有36载。李建生告诉记者,提前十来分钟到教室,是他教育生涯中的本能习惯。“教育就是充满‘爱’的事业,同时爱又是相互的。”他说,只有教师满腔热情得教育,才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谈话间,李建生的手机震动了。“是学生发来的祝福。”低着头、手指滑动屏幕,李建生脸上挂满难以掩抑的欣喜。从早晨起,两个小时内李建生收到了30余条祝福短信,“能被学生惦记着,是我最大的满足。”打开李建生的手机通讯录,存有200余个或在读或毕业的学生的联系号码,一旦学生有生活或学习上的困难,李建生总是尽力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参与“教师加速度”李建生通讯采写的李隆回想两天的采访历程,“李老师为教学理想而恪守终生,在枯燥的教学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快乐地教书育人。”李隆为李建生教授的低调平实而感动,“李老师真正做到了‘离开了教育讲台,人生将无从谈起。’”
诗歌齐吟表深情 一声“罗导”心连心
7:40,信息学院辅导员罗乐山从雨湖校区乘坐通勤车到达学校。与往常不同的是,手机屏幕上上一直闪烁着来自各地全国学生对他教师节的祝福。每一声提示音都触动着这位任职29年的罗乐山的心。
信息学院众多学生都称其“罗导”,却无人知晓“罗导”的来历。谈及此事,罗导“嘿嘿嘿”得笑了。2003年罗导在雨湖校区职业教育学院任教,QQ刚流行起来,学生李海军“赶潮”为罗老师申请了QQ账号,昵称“罗导”。12年来“罗导”未做更改,被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口耳相传……
毕业于今年6月的袁浪,昨晚就开始盘算着今天给罗老师送祝福。“像父亲一样”是袁浪和众多学生对“罗导”最直接的感受。“有才,歌王,暖心”是罗乐山长久被贴的个性标签。
罗乐山的QQ空间很空,只有寥寥可数的说说,沉积在说说中的一首浏览点赞量数百人次的诗引起记者注意。整首诗菱形布局,工整美观,末尾几句是“寸心千里难收,终日还凝眸/壮志将酬/将进酒/好走/友”。署名为学长:仁者乐山(罗导)。据了解,这是今年6月16日,罗导花费一周时间为2015届毕业生所写的送别诗。
“年轻人喜欢这样的(诗),但其实感情远不止这些。我最遗憾的是还没有给他们最好爱,关心还不到位,很多事情还没来的及提醒指导他们。” 他就略显感伤地说道。担任辅导员的7年时间里,2015届毕业生是罗乐山带过的唯一完整的一届,个中失落恐怕没人能比他体验得更加深刻。
2008年毕业晚会上,他独唱的一曲《儿行千里》,让整个礼堂掌声雷动。罗乐山回忆说,有毕业生晚会后告诉他,全场包括其他学院来看晚会的女生都被其歌声里的情绪感染,红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