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奶声奶气的传来一句‘老师,今天的作业是什么啊?’我强忍着不笑喷,‘作业就是今天把默写错的韵母每个抄两行,24个韵母,你错了23个,加起来就是46行,亲爱的,你明白了吗?’”8月12日,潇湘学院14级的肖佩蓉在QQ空间留下这样一段话。这天,距离肖佩蓉在莲塘小学一个月的支教活动结束,仅剩3天。
清晨6点,空气中还残留着夜间的凉意,莲塘村就已经有人家亮起了灯。肖佩蓉从寄宿的村民家里醒来,摁掉闹铃,简单洗漱后,抄起前天夜里准备好的教材就出发。孩子们每天的早课,她不想迟到。
位于岳阳市湘阴县南湖洲镇莲塘村的莲塘小学,是莲塘村仅有的一所学校。条件的限制,设备的落后,导致学校只能开设一到五年级的课程,而上六年级,孩子们需要到离村子十多公里远的镇上的小学就读。
7月18日,肖佩蓉作为我校木槿感恩支教团岳阳支教小组中的一份子来到了莲塘,对这里的孩子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活动。他们来到莲塘村的第一天,村民们点燃了鞭炮,热烈欢迎他们的到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在这个碧水环绕的村庄上空久久回响。
对于肖佩蓉来说,“支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此前在科大附近的吉利小学,肖佩蓉就曾每周为那里的孩子上一堂写作课,教小朋友写字、写词、写句。虽然每次授课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十分钟,但肖佩蓉和这里的孩子还是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只要是肖佩蓉来上课的时间,肖佩蓉所教授班级的孩子就跑到校门口去迎接她,“他们真的很贴心”肖佩蓉感慨。
有过吉利小学支教的经历后,得知这次暑期支教活动的消息,肖佩蓉立马就报了名。
5月进行的面试考核,肖佩蓉选择了一首小学二年级课本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作为讲课内容。良好的个人形象,优秀的应变能力,肖佩蓉在面试中的出众表现让她在200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经过一系列培训后,肖佩蓉正式成为木槿暑期岳阳支教5位志愿者之一。在这个暑期,正式开启了自己的莲塘之旅。
异地支教,对于肖佩蓉他们来说是从未有过的经历。他们到达莲塘小学时,正赶上莲塘小学维修,没有教室,村民们就把自己家腾出来给志愿者和孩子们用;没有桌椅,孩子们就从自家搬来了小桌子、小凳子;没有黑板,家长们就给木板刷上黑漆让志愿者使用。
为了培养孩子们读书的兴趣,肖佩蓉特地给一二年级的孩子开设了故事课。为了不让孩子们觉得课程太无趣,肖佩蓉他们就另外开设了折纸、下棋、捏娃娃的课程,用剩下的经费给孩子们添置了跳棋,橡皮泥这些工具,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
简陋的教学环境可以克服,但人手不够确是最令肖佩蓉他们最头疼的问题。与去贵州、湘西、湘潭的支教队伍相比,岳阳支教队只有五个人。人少,学生多,教学任务的艰苦可想而知。一二年级的语文老师,班主任,四五年级的英语老师,肖佩蓉身兼数职。结束一天的课程时,肖佩蓉的嗓子已经是不能说话的状态。
中午和孩子们一起吃过午饭后,肖佩蓉都要守着自己班级的孩子睡午觉,看着孩子们一个个都乖乖地闭上眼睛熟睡之后,她才自己趴在一边眯一小会儿。放学送走班上的孩子,肖佩蓉回到房间,打开灯,坐下来批改孩子们交上来的作业,准备第二天要上的课,结束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了。
虽然每天过的很辛苦,但孩子们给的感动,让肖佩蓉觉得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肖佩蓉负责的班级有一个得过脑炎的小男生,反应跟不上其他同龄的孩子,学习比较吃力,为了帮助这个孩子,肖佩蓉每次讲课都会非常耐心细致地给他讲解。有次肖佩蓉无意间说了一句“好热”,他立马就折把纸扇交给了肖佩蓉,这样一个贴心的小举动,瞬间肖佩蓉感受到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
“肖老师,听说你要走了,我很难过,我觉得你教的英语比我们学校老师好,希望我们有缘再见,祝你永远美丽开心!”8月15日,终于到说“再见”的时候了。小心翼翼地把孩子们送的礼物放进背包,肖佩蓉同小伙伴坐上了回家的大巴。橡皮泥捏制的小人、漂亮蛋糕,画着志愿者的美丽图画,写有心里话的小本……这些礼物,全都是得知志愿者要走了消息的孩子们亲手制作而成,每一份都承载着莲塘小学的孩子们最真挚,也是最纯白的情感。离开莲塘的那天,肖佩蓉再次登录QQ空间,写下对孩子们的祝福“希望莲塘小学和孩子们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