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微信朋友圈,‘刷’出绿色正能量。”6月7日,我校2012级学生李叶萍一早打开手机,就被满朋友圈的绿色吸引。在她的微信通讯录里“躺着”341个好友,有近一半的人都将头像换成了绿色丝带,“2008年,我们用绿色丝带为中国加油,为汶川加油,如今我们也想以这种方式为长江沉船者祈福,期盼他们早日归来!”
7日,距离“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故的发生已过去7天时间。当天,用绿丝带祈福的爱心方式迅速席卷朋友圈里,一股爱的暖流在指尖蔓延。我校2014级学生康平是一名脑瘫患者,在这次沉船事故中也心系着罹难者。一早,第一时间将绿丝带转发至朋友圈的她这样阐释丝带含义,“绿丝带寓意爱心和希望,轻盈飘动的绿丝带,象征着凝聚一片爱心,表达一份真情。
有网友在贴吧建议,应选用黄丝作为祈福颜色,“因为黄丝带代表哀悼、思念和祈福”。积极参与活动的长沙大学学生王颂指出,无论是颜色是什么,重要的是表达关切的心,“绿丝带行动”是想传递给大家爱与希望的信念。
“此夜永难忘”是一个为东方之星祈福的微信群,由我校大学生通讯社组建,吸引43名全国各高校大学生加入,其中也不乏前线记者,他们将头像设置成“绿丝带”,传递爱的希望。帅才是新华社湖南分社的记者,沉船事故发生后,她与同事奔跑在新闻一线,关注着“东方之星”救援,并不时在群组“微直播”发布会动态。中国传媒大学2013级学生路饶说,“我们为爱而聚,虽不能参与一线救援,却手握手机,时刻分享新闻报道,关注着救援工作的最新进展。”
6月4日,微友“皇辰”将一篇题为“绿色卫士鏖战风波里”分享在群组里,这篇刊载于《湖南日报》的报道,打动很多人,讲述了湖南省保护湘江绿色卫士岳阳大队和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迅速参与搜救战斗的事迹。他说,只要众志成城,一定能克服艰难险阻,搜救战斗会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