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

期末考试来临,Are you ready?

作者:文/曾娇慧 陈彤 刘佳 雷震 宋蕾蕾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日期:2015-01-10 浏览:132
 

期末考试即将来临,全校的期末考试将从112日持续至120日。近日,记者就学生“备战”期末考试对学校部分同学进行了摸底采访。

  大学第一考:忐忑中也有自信

  59.95分?!不会吧?还有这样的成绩?还能不能好好及格了?”生命科学学院的大一学生陈修月在网上搜到“大学备考”攻略,发现有网友调侃出现这样“奇葩”的成绩,马上“惊呆”。

  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的王乐彦对考试有些担忧:“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不能坚持,会出现许多疏漏,导致只学个大概。”面对大学与高中考试深度广度不一样的情况,他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备考方式。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唐佳伟认为,所学科目中《C语言程序设计》最难,为了攻克难关,他正在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刷题。“有点紧张,但是有信心通过。”

  同样是大一新生,化学化工学院的苏昕告诉记者:“考前复习固然重要,但我更看重平时的努力,我的空闲时间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她认为,只要平时学习下了功夫,考前复习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

  大学第N考:驾轻就熟 有的放矢

  同许多刚考完英语四级的同学一样,人文学院新闻学专业大二学生王树芳这学期的期末复习比过去晚一些。不过,她心中早就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复习计划。“我没有过裸考,因为不喜欢打‘无准备之仗’,平时复习我会结合老师课件和自己的课堂笔记。”王树芳分享自己的经验,“图书馆在期末时是‘人流高峰期’,我都会提前去占座。”

  潇湘学院艺术系的胡丹在第一门考试两周之前开始复习,今年大二的她没有去年考试前的忐忑与担心:“大学里不只是为了学习,我还想去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再加上现在的题目都不会太难,所以针对性的复习更有效,我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

  专业不同,复习方法也不同。能源与安全工程大三学生肖斌说,理科生需要记忆的的公式和题型很多,他平时上课都会做好笔记和小结,在二轮复习中,将其与习题相结合,在小结中举一反三做题。同为大三学生,商学院广告专业的赵皓则表示,自己考的是文科性质题目,不同于理科计算机类,感觉复习到位,难度并不大。

  外国语学院大三学生邓涛对于期末复习很有心得。她利用人体记忆曲线的特征,熟记单词、语法、课文,“讲究效率,每天复习都应有计划,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邓涛说。人文学院文学专业大三学生马明阳曾在之前四次期末考试中三次获专业第一,是同学们公认的“学霸”。他并不赞同“大学考试并不重要”这个说法:“大学考试是对同学们的专业知识的一次检测,不过也不需要太大的压力,淡定面对就好。”

  老师支招:期末考试,别太紧张

  
“临近考试全心碎,一周时间全没睡,考试之前全在背,走进考场全崩溃,拿到卷子全流泪……”这个顺口溜虽然打趣,却也在一定程度上侧面反映了大学考试“临时抱佛脚”的不良现状。有同学抱怨说大学考试科目多,内容难,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备考工作根本没有信心。

  对于这种现象,老师们除了在平时上课注意强调重难点,也在结课之前多次跟学生讲述如何调节期末临近的考前压力。记者从不少同学处了解到,老师平时讲学细致,重视积累过程,帮助同学们打下坚实专业知识基础。

  “我会针对同学们提出来的一些合理要求,给大家梳理一下重点和难点。”人文学院老师刘艳凤和其他老师一样,按照正常的计划完成教学后,会按照大学的方式提醒同学,但是不会像高中那样出复习提纲和题目。

  为征求有关考生舒缓心情的专业性建议,学校心理健康中心老师杜金菊给出建议:“在复习时大家应注意营养与健康。心理学上研究表明,愉快的学习会使记忆力提高许多,强迫学习下人的本能会有意识地压抑,容易产生遗忘。所以学习的时候也要注意适度放松。”杜金菊还强调,心态平衡才能发挥正常水平。她建议大家做一些不太激烈的锻炼,听听音乐,睡前深呼吸,让自己有一个好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