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晚,美术楼报告厅听众满座。德国柏林艺术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特邀外籍教师Dieter Juedt(中译:迪特·尤特)走进课堂,带来一场题为“交界——行走在商业和艺术之间”的讲座。
“用多幅图片呈现一个故事,具有很强的叙述感觉。”尤特教授认为,讲述故事不止一种方式,为达到目标,可以不断创新。他以自己作品为例,讲述了个人绘画经历。从前期水彩画,到铅笔粗线条,再到后期的多种笔法作画。每一次艺术形式的突破,迪特教授都坚持用图片讲好故事。
通过讲述自己与商家多年来的合作经验,尤特阐述了艺术创作和商业性创作间的区别。“艺术家创作是自由的,作品要植入自己的思想内涵”。他说,艺术家是一种自由的状态,但插画师则不同。“插画师要跟甲方合作,要赚钱”。在坚持自我创作空间同时,也要考虑到甲方的商业利益。
对于学生在创作初期重颜色大肆渲染,他建议有限制运用颜色,“往往很少的颜色却能达到意想不到的画面感”。话音刚落,引起在场学生拍手称好。尤特通过一副糅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的作品,来鼓励大家在作品中加入不同文化元素。
而后的提问环节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创作过程中遇到‘瓶颈’该如何解决?”工业设计专业学生陈洁提出自己的疑惑。尤特现场支招,“当你在绘画过程中感到失意,那就用左手创作”。
听完讲座,2014级绘画专业朱宇用“颠覆”这个词来解释自己对插画艺术的理解。“尤特老师颠覆了我对插画的概念,插画并非单纯的呈现在纸上。”他觉得这次来听讲座很值得,使他对这门儿艺术有了宏观掌握。另悉,我校将邀请尤特在艺术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纯英文课堂教学。
新闻链接:
迪特·尤特,著名插画艺术家和设计师,德国柏林艺术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特邀外籍教师。 1988-1993于德国柯迪尔应用科技大学取得硕士学位,1995年起先后在德国柯迪尔应用科技大学、德国柏林艺术大学、德国波斯坦应用科技大学、德国布伦瑞克艺术大学、乌克兰伊万佛兰科国立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多所大学执教。1993年起作为自由插画师为德国各大出版社和国际出版社出版大量插画刊物,内容包括:儿童书画,图形小说,并在德国、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乌克兰等地进行过原画展览和展出,获巨大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