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学人】窗头明月枕边书,遥以诗词话平生 ——记机电工程学院张红波教授的诗意生活
从浅诗趣文起步,到近体诗词赋无数,他用诗词表情达意,用歌赋记录岁岁年年。在科大有这样一位老师,尽管是工学专业出身,却在耆艾之年勇于跨界学习诗词创作,充实自己的同时也鼓励学生找寻人生目标。机电工程学院的教授张红波便将写诗填词的爱好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执信念之“笔”,挥热爱之“墨”,展淡泊之“纸”。
执信念之
“夜暮酌前庭。举杯邀淡月,只繁星。万般惆怅忆曾经。留恋处,足以醉平生。”回首求学经历,张红波直言儿时条件十分简陋,得幸于叔爷爷文化底蕴深厚,对他又极好,便教他学习文言文。“《鱼我所欲也》是我的启蒙作品,我天生身材弱小,不擅体力之活,读书便是我从小最愿做的事。”张红波回忆道。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月。带着长辈们从小的勉励,张红波坚持读书、刻苦学习,终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考入了中南大学。枫叶经霜绝,梅花透雪香。无论在本科时期大学语文课堂上的诗词熏陶,还是在研究生阶段,导师和同门师姐热爱文学的氛围渲染,张红波都十分感激大学时光对他人格脾性的塑造,同时也感叹母校的培养是影响他喜爱写诗填词的一个非常关键因素。
“大好河山,今又是、碧空寥廓。回首望、地无南北,几经肆虐。万里风云愁意重,三年草木芳华弱。始放开、依旧少生机,堪萧索。新冠毒,犹作恶。民众苦,欢情薄。向先医借力,早施良药。击浪扬帆沧海荡,呼朋唤友霞楼酌。待来春、潇洒似从前,游川岳。”面对新冠疫情,张红波创作了这首《满江红.抗疫写怀》。尽管从本科生阶段开始,张红波一直学习的是理工科专业,来到科大多年也一直教授工学课程,但他心中一直对诗词保持了一定的偏爱。2020年疫情暴发,封城封校让张老师感触颇深,怀揣着对中国诗词的喜爱,在宅家抗疫期间,他便潜心学习了格律诗词;秉持着一股坚定的信念,他开始了诗词的高频率创作;即使是耆艾之年,张红波仍然葆有少年般的朝气,敢于尝试新事物,用诗词积极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
挥热爱之
热爱,是一种珍贵的情感。热爱生活,才能将人生活出最美好的样子。从青春美好的科大校园到牵挂已久的故乡,再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张红波无一不表露出真正的热爱;科大的月湖碧波荡漾,别有一番意趣,张红波写出了“亭桥映日看云殊,翠柳苍松竹作图。细浪轻风常戏水,花摇月影夜巡湖。(《七绝•月湖》)”湖南十八洞村圆满实现脱贫攻坚重要任务,张红波写下了“世代深居叹地荒。山路弯弯,小径羊肠。十家倒有九家穷, 愁煞姑娘,气煞儿郎。脱困声名万里扬。精准扶贫,鼓了钱囊。新颜老寨胜桃源,大道康庄,来日方长。(《一剪梅.十八洞村》)”以诗词为信,抒发真情实感。他用《渔歌子•春雪狂》抒发对白雪苍茫的浪漫遐想,用《七律•惊蛰》表达早春桃花怒放的欣喜,用《南歌子•咏海牛》倾吐海牛号打破世界记录的真切赞扬。
“湘江岳麓对哀鸣,国士无双驾鹤行。民族翻身思主席,粮仓廪实念隆平。田间劳作亲尘土,禾下乘凉薄利名。鲐背仙翁含笑去,天堂玉宇享安宁。”在受党和国家多年的培养下,张红波对老一辈科学家持有崇高的敬意,在得知袁隆平院士与世长辞,张红波心受触动,提笔写下了这首《七律.悼袁老》,“记得老一辈的科学家,乃至文革前的大学生、高中生,很多人的文学、文艺修养很高的。我认为,理工科学生、教师......不应与文学沾边的观点,可能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全面的;很多老科学家都喜欢写诗、唱歌,袁隆平院士还喜欢拉小提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他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将心比心,与学生积极互动,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也鼓励学生们多读书、多积淀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在给学生们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会稍微和学生们讲讲近体诗词的基本格律,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对于课程心生喜悦,引导学生为其奋斗。
展淡泊之
“桂花浮玉,恰江清月白,碧空寥廓。鸿雁南归留恋处,短笛吟秋霞落。独立黄昏,微寒轻掠,惊起松枝鹤。红楼金屋,几多声迹丰绰。筚路蓝缕扬帆, 三千击浪,砥砺谋龙跃。博古穷今思报国,幸揽英才雕琢。百侣携来,观瞻注目,谁在凌烟阁?风流依旧,一程山水如昨。”来科大教书多年,张红波看着科大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有着深刻的牵挂,在机电工程学院院史馆成立之际,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阙《念奴娇•院史馆》,记录了他与机电学院数名教师游观院史馆一事,更抒发了他对学院师生过往艰苦奋发,而今砥砺前行的肯定与激励之情。机电工程学院的老院长岳文辉、老师罗忠诚等诗词爱好者也会同张红波一样交谈诗词并互相学习,抒发他们的人生期望,书写未来的新篇章。
“万事存疑究本真,穷今博古但求新。传经授业循师道,育德规行则己身。黄卷青灯甘寂寞,粗茶淡饭乐清贫。樗翁陌上栽桃李,刍凤枝头已报春。” 在得知自己的学生如长江后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般地取得了成就后,他写下了《七律•师道》勉励学生。身为一名大学老师,张红波打心眼里清楚,教书固然重要,育人也是职责所在。“创作需要日积月累,很难急功近利.”张红波表示自己的诗词创作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没有人生感悟无法抒展豪情,没有灵感触碰无法创作诗词。而人生也如同诗词创作一样不能走捷径,张红波以自己的创作经历作比,亲身教育年轻人,同时对当代青年寄寓了很深的期望,他谈言道:“现在的年轻人,聪敏,见多识广,比我们这辈人强很多很多!若能坚持自己之所擅长,少些急功近利,必能前途无量!”
“乘风好去凌波啸,击浪空回抚剑吟。鹤宿松枝孤把盏,闲邀淡月净吾心。”在张红波身上可以感受积极在迸发,可以看到热爱在闪耀,可以发现谦逊在沉吟;即使年岁早已过半百,他仍有一种年轻的心态。莫道桑榆晚,未霞尚满天,他表示未来仍会在诗词创作的路上大步前行,遥以诗词话平生。
新闻链接:
沁园春•郭老师退休有感
张红波
瘦菊涂金,点点疏梅,换尽旧装。到明湖信步,清波漾漾,遥峰极目,山色苍苍。静气平心,闲情逸致,独倚斜栏沐夕阳。霞如血,看渔舟唱晚,神采飞扬。
当年逐梦辞乡,猛西北男儿赴远方。忆传经育德,穷今博古,雕梁琢玉,克短施长。岁月流沙,青丝不再,半世韶华付楚湘。应无悔,有三千桃李,各自芬芳。
江城子 •毕业临别寄语
张红波
四年风雨棣华情,出同行,入分羹。苦乐相知,甘愿托余生。只恐韶光空逝去,明暗里,也攀争。
一朝临别泪盈盈,赴前程,道安平。驾凤乘龙,直上九天鸣。折桂归来邀旧友,游故地,忆曾经。
水调歌头•重阳
张红波
瑶草泫珠露,入夜渐生凉。薄绡难耐秋瑟,早晚换秋裳。五谷丰登时节,烂漫丹枫染血,浪蝶一双双。采菊拾清韵,新酒趁重阳。
佩茱萸,辞青去,不归乡。碧空万里,何故惆怅黯袖伤?叶到深秋凋落,人到黄昏孤寞,岁月煮沧桑。心约故人饮,醉到满庭芳。
湖南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联系电话 0731-58290394
邮政编码 411201
联系地址 湖南省湘潭市桃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