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至12月1日,第八届湖南省大学生记者节在湖南大学举行。我校大学生通讯社(以下简称“大通社”)和广播电视台大学生记者站受邀参加。
本届记者节,我校首度参与竞赛项目,共有22名同学参评,提交作品40余份,其中,大通社官方微博@湖南科大大学生通讯社获微记录大赛奖,余剑桥荣获十佳校园先锋记者称号,裘烨峻、陈明谋分获新闻作品大赛图片类三等奖、优秀奖。
聚首长沙 “准新闻人”的年度盛会
30日上午,省内多家校媒齐聚湖南大学,参加开幕式暨传媒论坛。省广播电视台副台长龚政文、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经理徐勇致开幕词,寄语“准新闻人”情系社会、倾听呼唤,将理性与热情注入校园新闻报道之中。
“中国新闻奖”如何缔造?传媒论坛上,两位业界资深记者化身“讲故事的人”。“四套预备方案、大量采访素材、为期两个月的准备工作打造好新闻”,“中国新闻奖”评委杨为民以新疆高空王子阿迪力走钢丝新闻报道为例阐述新闻的基本方式;从“非科班生”进军新闻队伍再到问鼎“中国新闻奖”,谢鸿鹤以30年的从业经验勉励在场同学“新闻离不开严谨、创新和执着探索的态度。”
交流环节,我校大通社社长徐雪亮请教杨为民如何恰当地利用网络语言为新闻报道注入力量。同为“非科班生”的记者代表王佳敏深受谢鸿鹤老师“记者是时代记录者”的启发,“在提升新闻素养同时,勇于担当、正义是不可缺的品质。”
我校记者代表还将学校《画册》、迎新专刊带到了媒体峰会现场,与其他校媒交流取经。围绕“校园媒体报道内容如何真正为同学喜闻乐见”、“校园媒体运营模式走向为何”、“校园媒体如何扩大影响力”三大议题,我校代表与21家校媒展开了长达3小时的讨论。
“明年这时各位记者可以回头看看,今年学到的东西落实了没有?记者节,不仅仅是观摩,更多的是校园媒体发展的记录点。”首度参加省大学生记者节,我校广播电视台大学生记者站记者代表黄小桐感慨道。
精心筹备 我校记者文化节将注重交流
收到获奖通知当晚,余剑桥在朋友圈写下:“从缺席到四度出席,从走过场到去领奖,大通在成长。”第九届大学生通讯社社长陈阳第一个回复:“三年,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三年前从湖大参加完记者节回来,她就有了在科大办记者文化节的想法。
今年5月,大通社承办的我校首届记者文化节圆满举行。32家校媒齐聚一堂,热议校媒发展趋势。多名记者代表深感专题策划能力和思维拓展力度应在今后的实践中多加提升。迎新之际,大通社从选题策划到排版定稿,全程参与校报迎新专刊的制作,以鲜活生动、实用贴心的内容赢得新生及家长好评;军训、秋运会期间,各学院制作的简报,策划专题报道,将目光对准汗泪中的人……
我校第二届记者文化节筹备工作已在开展,预计将提前至明年四月,与科大樱花节联动,逐渐打出“科大记者节”的品牌。届时,记者文化节将更重视各家校媒的参与度以及媒体竞争力的提升,探讨校园新闻报道如何“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