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

【科大聚焦】驰骋挑战杯 战果累累

作者:文\陈阳 图\唐亚慧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日期:2012-05-13 浏览:24

 

 

  “挑战杯,这就是所谓的‘挑战’吧!机会在不经意间降临,也在不留神中溜走。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挑起’评委的兴趣,这不仅是对作品内容,也是对参赛者营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挑战。”5月14日,“同源堂绿色食补服务有限公司”成员孙玉杰参加完为期2天的湖南第五届绿叶“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后,在她的日志《不虚此行》里,简洁深刻地阐释了挑战杯的意义及自己的思考。

 

  20116月比赛通知下发开始,到10月各个学院举行院赛、推荐优秀作品,到20123月份校赛、省赛选拔,再到512日、13日的最终决赛,近8个月的激烈鏖战,让坚持到最后的选手真切感受到“挑战”的艰难和魅力。记者跟随我校11支参赛队伍,参加了为期两天的省级决赛,体验并收集了部分选手从“挑战杯”中收获到的累累“战果”。

 

  战果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豆沙包团队让我真正理解了‘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含义。”以备受媒体热捧的豆沙包为基础而创立的“新悦动漫文化有限公司”队员,2010级商学院的王雪婷告诉记者,在挑战杯团队里,因为是中途加入的新成员,她在阅读吸收计划书的过程中,针对很多不懂的地方找了资料,记了笔记,使她的学习更加具体地契合自己的专业。“最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我比较喜欢动漫,所以以往对于动漫产业的了解,极大地帮助了我对本项目的学习和理解,而本次参加的经历则让我由以前的纯粹欣赏和娱乐更加深入地学到了相关的产业及经济知识。”王雪婷很开心地说到。

 

  09级建筑学院地理科学专业的田堃,“泰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自己和挑战杯的“缘分是从兴趣、喜欢开始。2010年,他参加了“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止步于校赛。2011年4月份参加了“挑战杯”世园会专项竞赛获得省级三等奖。这次比赛,他终于闯入省级最终决赛。

 

  “我大二曾上过SYB创业培训课程,对公司的基本构架比较清楚。然后召集队友一起做了挑战杯。曾熬夜做过几个通宵。这次来参加省赛,通过公开答辩,我的收获很大,认识了很多朋友、扩大了自己的视野。”

 

  管理学院09级袁磊,也是由于他个人喜欢关注时事,在食品问题不断频发的背景下,开始把思考带入餐饮业,创立一家健康食补餐厅的想法从他的脑海里迸发出来。从最初想法的发展、团队成员的完善、计划书各部分的编写再到这次决赛赛,经过了将近四百天的拉据战。苦心人,天不负,他的作品最终夺得获得银奖。

 

  战果2:狭路相逢勇者胜

 

  “能坚持下来本来就是一种胜利。”袁磊告诉记者,一路走下来,很多挑战杯的作品都在半路消亡。“当别人都不看好自己作品时,我们仍然倔强坚持到底、完善到底。最终走到省赛并夺得银奖,之前一切付出都值了。”

 

  “明天机会就掌握在你们手中!”11日晚上9点,校团委书记吴建军给参赛选手开临时动员会时鼓励道:“除了之外,这次比赛每件作品都有机会被评委提问。怎么介绍作品、回答问题,你所选择的表达沟通方式,甚至你的表情、微笑、服装、肢体语言等这些都很关键。”

 

  此次决赛,每件作品都有自己的作品展示区,不到10分钟的问辩环节,作品成功的一半就往往被决定了。而各个参赛团队一点都不敢放松,使出十八般武艺从展区“下手”。

 

  新悦动漫文化有限公司制作了醒目的“豆沙包”形象拱门、“豆芽菜”招手展牌,除了各种“豆沙包”漫画为原型创作的各类产品外,还搬去了电脑、音响,播放相关视频。“龙道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服务有限公司”则选用金黄色的壁纸装饰了整个展区空间,用金黄色象征麦穗黄,来表达他们的企业文化——麦穗的守望者。“天梦一愿实现有限责任公司”除了漂亮大方的写真海报、苍劲有力的书法,更带来了公司要帮助的老人的愿望。还有的团队甚至搬来了他们的科研技术设备,准备现场显示,大干一场。

 

  “我们把椅子这样斜着摆,评委来了可以边休息边听我们讲解展板上的内容。

 

  “把我们的产品扇子送给评委,可以让他们先凉爽下。”

 

  “到时候我主要讲创意,你负责讲解财务。”

 

  “你模拟评委,我们再从头到尾排练一边吧!”

 

  ……

 

  5月12号,记者观察到,所有的参赛者紧张地布展结束后,就开始反复斟酌问辩的任何一个可以想到的细节。因为不知道评委具体会什么时候过来,不敢轻易放松,并且要时刻地准备好“迎战”。

 

  “不管选择什么方式讲,说来说去,所有的细节都是一场赌注;所有的展示也是自己平时的积累,还是选择相信自己,做真实的自己,也给自己信心,相信‘狭路相逢勇者胜’。”12号上午,正在等待评委的高超,笑着对记者说道。

 

  战果3:挑战杯不是一场比赛,而是大学最美的记忆

 

  “经过这么多次的答辩,以前胆子比较小的我,现在一站到台上,看见很多人就来劲。”代表学校参加公辩的“天梦一愿实现有限责任公司”队员杨慧兰告诉记者。

 

  “认识了很多朋友,见识了很多新技术、新玩意,开阔了视野。”

 

  “团队与经历是比赛留下的一笔财富,可以从团队每个人身上学习到他们的优点;为了做项目会查阅各种资料,看很多书,潜移默化中增加了学习动力。有时候挑战杯已经不是一场比赛了,而是给大学留下最美的记忆。”

 

  “选择挑战杯,选择项目,选择团队成员,选择项目分类,每一次选择都是经历一个挑战,每一次挑战都是一份阅历,每一次阅历都在成长。”

 

  ……

 

  09级商学院的李振飞告诉记者,他从挑战杯开始懂得什么叫做学术,严谨的作风;也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付出、学会计划、学会脚踏实地。“这次决赛最大的冲击就是明确地感受到差距,特别是公开答辩时中南的两件作品。一流学校做产品,顺便参加比赛;二流学校,为比赛而做作品。”

 

  孙玉杰也在她的日志写道,“我们是一群激情满怀的创业计划者,而他们更多的是一群斗志昂扬的创业实践者。我们游走在理论的条条框框中,他们遨游在现实的实践操作里。对比后才知道,原来我们以为的大海,不过只是一个小小的湖泊。如今见识了更为广阔的波澜起伏,才能够跳出原来的微波粼粼,找到动力与激情去迎风破浪,去创造更壮阔的波涛汹涌。”

 

  摘得本次比赛金奖的“新悦动漫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孔绘,分享了他们团队的一些故事。从接手以“豆沙包漫画”为基础撰写创业计划书始,他们团队就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尽最大的能力为“豆沙包漫画”的长远发展出谋划策,让智慧充分体现在实践中,目前“豆沙包漫画”已经与湖南蓝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合同。谈及对比赛的思考,他认为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团队,朝最高的目标奋斗。不委曲求全,不因不是名校就感觉低人一等。同时通过比赛展示自己、提高自己、互相交流学习。“最重要的是走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别固步自封,更不要做井底之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