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选送的15件“挑战杯”参赛作品在2011年“挑战杯”省级初赛中获得佳绩。其中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两项,这三项作品将与全国其他优秀作品一起角逐国家级奖项。
5月9日上午,中科院专家、挑战杯评委潘厚任教授应邀在我校学术交流中心进行了一场题为“走进挑战杯”的专题讲座,为即将参加复赛的指导老师及同学解读比赛申报、审议及答辩环节的具体事宜,并现场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副校长朱川曲出席,校团委负责人及各学院团委书记、参加挑战杯的指导老师及同学参与此次讲座。
潘教授指出,在申报环节中,申报材料的填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文书工作,而是给评委带来对整个方案的技术路线、优势等的初步印象。选手在评委审议时务必要演示出作品的创新点,让评委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答辩过程尤其重要,是锻炼自身综合能力的好机会,也是影响评议结果的重要环节。
“实事求是”是潘教授强多次调过的词语。他说:“投送的不仅是作品,也是你的人品,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当同学们提出“作品存在问题,是应该回避还是直接面对”的疑问时,潘教授说,“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所以不应该回避作品的缺陷,不能含糊、模棱两可,而应实实在在地指出作品的缺陷,评委会对此做出客观评价,我支持并鼓励大家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
“这个符号是所有学科开门的钥匙”,潘教授在空中划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他鼓励没有参加比赛的同学亲自去感受“挑战杯”的整个过程,收获更多的东西,并预祝大家在之后的比赛中取得更优秀的成绩。”
朱川曲对潘教授表示感谢,他强调:“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我们还要进一步拓宽科技面,提高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