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

校报刊发“回眸2009”

作者:李洪华 邹平辉 曾志前 来源:宣传部 日期:2010-01-25 浏览:41

   

    近日,校报2010年第一期(总141期)在二、三版刊发《回首往事,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重任在肩——回眸2009》,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回顾了2009年我校12个值得纪念的精彩瞬间,全文如下:

 

回首往事,我们豪情满怀 展望未来,我们重任在肩

 

  浓墨重彩的2009年过去了。

 

  回眸2009,有多少事情让你心中倍添温暖?有多少事情让你踌躇满志?有多少事情让你欢欣鼓舞?有多少事情让你激情昂扬?

 

  我们以图文的方式来梳理这不平凡的一年,记录这一年学校发展的精彩瞬间,展现这一年学校取得的不凡成就。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充满希望的2010年已经开卷,让我们一起尽情挥毫,共同描绘动人的图景。

 

 

1.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2009年3月,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式启动。根据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校党委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始终坚持突出实践特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创新发展思路,谋划发展举措,破解发展难题。活动历时半年,圆满完成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的各项任务,群众满意度测评为100%,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科学发展。

  中央学习实践活动专题网、光明日报、湖南日报、湖南教育网等主流媒体以《典型引路,全员参与,“加减乘除”促就业》、《湖南科大推进“节约型廉洁型”学校建设》为题,重点报道了我校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和经验。

 

 

2.省委调整任用我校领导班子

  

  7月28日,省委宣布关于我校领导班子调整任用的决定,以田银华为党委书记、刘德顺为校长的新一届校领导班子宣告成立。

  新一届校领导班子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执行民主集中制,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工作运行机制,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目前,学校学科建设稳步推进,科学研究成果丰硕,队伍建设明显加强,教育教学不断突破,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3. 实施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开局顺利

 

  

 

  4月,我校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通过了国家学位办的网上公示,实施博士授权单位立项建设规划开局顺利。

  学校2009年共投入4000多万元专项经费实施博士授权单位立项建设规划,重点加强立项建设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分批启动了相关立项建设学科2009-2011年实验室(资料室)项目建设规划,完善博士授权单位立项建设的保障体系,并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等省内知名高校签署了对我校的对口支持合作计划。

 

 

4. “就业爸爸”皇晓东

  

  土木工程学院学生辅导员皇晓东老师十年如一日默默帮助4000多名学生顺利就业的先进事迹,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的充分肯定和重要批示,被中宣部、省委宣传部列为重要典型予以宣传推介。4月14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等中央七大主流媒体来校集中采访皇晓东老师先进事迹,带动了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的连续跟踪和密集报道。

  皇晓东老师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人物,先后获得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被大学生和新闻媒体誉为“就业爸爸”。

 

 

5. 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9月9日,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刘友金教授与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皇晓东老师共同受邀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庆祝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刘友金教授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项目为《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强化教学科研互动,探索经管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是我校在国家级教学成果评选中获得的最高奖励。

  学校大力深化教育创新与改革,扎实推进教学质量工程,2009年教学成果喜报频传:获得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课题3项,省级教学团队2个、精品课程5门、特色专业4个、教研教改项目22项、教学成果奖10项(一等奖1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大学生研究型学习与创新型实验项目24项、优秀教材5部,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改项目4项、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4项,4人获湖南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奖。此外,土木工程学院负责的“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高素质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教育部正式批准,实现了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零”的突破。

 

 

6.再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12月12日,我校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殷培孟同学被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等单位授予第六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殷培孟是我省此次三名获奖者中唯一一名本科在校生,是我校学子继黄家厚同学获得第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之后再次获此殊荣。

  2009年,我校学生在各类学科专业竞赛中成绩喜人,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80余项。其中,荣获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6项,蝉联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冠军。

 

 

7.设立芙蓉学者岗位

  

  12月7日,省教育厅下发通知,公示“芙蓉学者计划”第六批特聘教授和首批讲座教授人选,我校在矿业工程、机械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个学科设立了芙蓉学者岗位,引进2名特聘教授和1名讲座教授。

  2009年,根据博士立项建设学科及支撑学科队伍建设的需要,学校进一步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引进、选拔和培养,努力提高学科带头人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重点培养一批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科领军人物。全年引进教授、博士44人,新增教授21人,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师。

 

 

8.“土” “洋”双文凭

  

  5月,我校分别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西苏格兰大学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和交换生项目协议,双方同意在交换生留学项目和“3+1”项目以及教师培训项目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受惠于3+1项目,学校部分学生有望获得本校和这两所大学的双文凭。

  年初,11名在读学生顺利抵达西苏格兰大学,开始了为期一个学期的英伦之旅,成为跨国校际合作办学的直接受益者。

 

 

9.土木学院年度科研经费入帐突破1000万

  

  土木工程学院科研工作纵横并举、科学发展,实现了年度科研总经费突破1000万元的目标。12月18日,校党委书记田银华、校长刘德顺等校领导出席了土木工程学院2009年度科研工作总结表彰暨经验交流会,对学院取得的科研业绩表示热烈祝贺,并对他们主动服务经济社会主战场的经验及所表现出的“亮剑”精神给与充分肯定。

  2009年,我校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着眼于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理论服务和智力支持,为企业解决关键性技术难题,取得了一批有分量、标志性的成果。全年主持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项、社会科学基金6项,教育部社科项目14项,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项目1项;获省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8项,专利授权13项;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社科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10.大力推进学术交流

  

  12月16日至17日,由我校承办的“全国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工作交流研讨会”隆重举行。会议围绕高校特色理论研究“四个新”的背景,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和党的创新理论“三进”,以及高校推进特色理论基地建设等工作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会专家对我校特色理论研究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是全国高校理论研究工作最高级别的学术会议,是我校2009年承办的最后一场全国性的高级别学术会议。

  一年来,学校为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需要,大力推进学术交流工作,一方面“走出去”,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赴校外讲学,另一方面“引进来”,主动承办高级别的学术会议,邀请大师名家来校讲学,活跃校园学术氛围。

 

 

11.新一轮干部竞聘

  

  8月5日,学校启动新一轮干部聘任工作,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要求,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至12月底,193名处级领导干部、163名科级干部聘任上岗,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党外人士比例比较合理、充满朝气与活力的领导干部队伍浮出水面。在处级干部中,有博士68人,正高职称107人,平均年龄43周岁,年龄最小的28周岁;在科级干部中,有博士4人,硕士64人,平均年龄39.5岁,40周岁以下比例为59%。

 

 

12.建校60周年华诞

 

 

  

  10月7日,我校60周年校庆庆典隆重举行,嘉宾云集、群贤毕至、活动精彩、气氛热烈。60年风雨兼程,60年砥励进取,历代科大人自强不息、矢志不移、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就,完成了学校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鼎立攘助下,在广大校友的积极参与下,在师生员工的团结努力下,60周年校庆活动弘扬了科大精神,展示了科大成就,凝聚了科大人脉,促进了科大发展。

  60周年校庆是对学校发展历程的一次追溯和总结,更是站在学校发展新起点的一次动员和宣誓。全校师生员工在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系统总结六十年办学经验,科学整合社会资源,彰显矿业与安全和教师教育办学特色,弘扬“唯实惟新、至诚致志”的科大精神,全面实施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规划,为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