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

我校校友、中科院博士生导师刘雪明研究员来校作学术报告

作者:廖志鹏 詹杰 周仁龙 来源:物理学院 日期:2008-12-16 浏览:23

 

 

 

  12月15日下午,应物理学院邀请,我校校友、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博士生导师刘雪明研究员来校作了“光通信系统中的若干前沿技术及其应用”的学术报告。物理学院院长周并举教授主持了报告会。

  报告称:自1966 年美籍华裔科学家高锟提出用光纤作为波导来传输光信号以来,光纤通信技术得以迅速发展。近40年来,光纤通信技术已经演变到了第五代。2000 年9 月,朗讯(Lucent Tech.)宣布其基于硅基微光机电系统的256*256 路10Gbit/s 的全光波长路由器已完成实验室测试,交由Global Crossing 公司对其进行横跨大西洋的现场测试,标志着光通信已迈入以全光波长路由为核心的新一代光网络。光子晶体光纤以 及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等新型光电子器件在光纤通信技术上带来了技术上的突破并实现了产品化,引发新的光纤通信技术革新,这种光纤通信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为高速、大容量信息网络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师生听取了讲座。报告会后,刘雪明与物理学院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

  刘雪明研究员1994年毕业于我校物理学院,获学士学位,1997年获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物理电子学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东南大学,获博士学位。2000年9月-2002年12月在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获优秀博士后称号;2003年1月-2004年4月在韩国汉城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4年4月-2005年10月任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资讯通信研究院科学家。现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研究员,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光子学器件理论与技术、光纤通信技术与器件、信息光电子技术。主要学术成果包括:首次发现和证明了一种光子Robin Hood效应,研究结果被国际刊物“Photonis Spectra”作了报道和评价。基于该效应,实现了掺铒光纤的多波长光纤激光器;基于光波传输的指数特征,首次提出了一系列快速计算方法,包括单步长、多步长和自适应步长算法,不仅比传统方法快10倍以上,而且提高了稳定性。这些方法在光纤通信系统、光纤传感、光学放大器、激光器中有重要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