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师生热议全国“两会”教育话题
近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分别在北京召开。两会期间,教育质量、 “双一流”建设、教育改革、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学风建设和就业等教育热词进入大众视线,引发热议。我校师生通过网络、电视、广播、微博、微信等多种渠道倾听两会声音,一些热点教育话题也引起我校师生的热烈反响。
校党委书记刘德顺表示,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指出要切实把宝贵的资金用好,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同时也要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机制,善聚善用各类人才。人才培养的问题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资源分配会影响和制约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和两会精神,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新时代的新任务和新要求,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切实强化责任担当,优化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要注重将有效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结合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实际,充分发挥传统优势学科的特色,大力培养新特色专业,转变资源分配方式,统筹推进学校改革发展不断深化,加快特色鲜明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建设,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国、建校70周年献礼。
校长李伯超指出,“双一流”高校建设是今年两会报告中的热点教育议题,也是无数高校工作者重点关注的内容。“双一流”高校的建设需要以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为遵循,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推动高校的内涵式发展。今年是建国建校70周年,也是我校奋力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期,我们要正确把握形势,坚持稳中求进,突破发展瓶颈,以七十周年校庆为契机,以巡视整改为抓手,坚持服务需求、聚力特色、协同创新、内涵发展的工作方针,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将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教学有机统筹起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一流学科建设引领和支撑“双一流”高校的建设。另外,要以本科教育为本,推进“四个回归”落细落实,进一步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力戒浮躁之风,为广大师生营造的潜精研思、严谨踏实、勤学多思的科研环境和学习氛围,在新的时代开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篇章。
立德树人,以本为本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学工处处长尹风雨介绍道,我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服务学科建设,积极鼓励、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以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抓手,实施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燎原计划,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学校举行学科竞赛、举办专题讲座、助力项目研究,有效地营造了创新创业的氛围,培养了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我校还开设了创新类奖学金,鼓励专项设计,在评奖评优工作中增添双创元素,助推双创人才培养。 学校积极维护学生权益,健全各类平台、组织,开设校长信箱,进行校长面对面等活动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面对教育不平衡发展的问题,我校也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在假期组织开展“三下乡”活动。尹风雨坦言:“支教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也将一直鼓励、支持学生用所学知识奉献社会。”
教务处处长周智华指出,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工作会议把握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确定了本科教育的基本方针、发展路径和重要举措。他表示,在我校的教学工作中,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切实提高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近一年来,教务处全面推进专业认证评估,调整优化专业布局,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卓越本科行动计划,并将于今年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周智华说道,我校的改革举措将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渠道,为“双一流”计划的推进提供保障。
聚焦改革,完善制度
“教育改革一直在进行,教育的广度与深度都比以前提高了。”我校招生就业处处长蒋利平就教育改革问题说道。他表示,在我国经济逐渐强大的同时,教育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所以教育改革很有必要。他指出,如今的招生改革更加规范,高考改革、大学招生改革都逐步走向规范化、现代化,这正体现了招生就业是民生之本。
教育改革在我校招生就业方面同样发挥着巨大作用。“一流的生源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就业则是输送人才的渠道。”我校招生改革将着力加强本科招生计划,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并推动优化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就业方面,蒋利平指出,就业是连接大学生与社会的桥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渠道。在创新创业方面,我校出台了深化创新创业改革的实施方案,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培养了100多个团队、近千人进行创新学习与实践。蒋利平说道:“通过建立创新孵化基地,在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精神,为国家输送创新人才。同时,他希望大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结合起来,使个人人生价值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师资队伍建设是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鹏飞在“两会”期间最关注的话题。“百业之基,教育为本,教师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王鹏飞表示,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拥有一支素质过硬,具有创新和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必要的。他表示,我校目前的建设任务与本次“两会”所强调的加强“双一流建设”密切相关。他表示,学院将会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建立优良的学校制度,培养自身的特色,并加强对学科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引进更多高质量的科研团队。
提高质量,加强“双一流”建设
“我国当前是教育大国,但并非教育强国,只有抓住和解决这个核心问题,中国的教育才能长足发展。”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龙赢对此次“两会”中的教育改革问题颇为关注。他认为,实现“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命题。他介绍道:“外国语学院将立足学科专业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整体部署和要求,聚力奋进,做高质量的教育,培育优秀学子。借此契机做好学生培养工作,实现教育的公平公正,将教育工作落到细处、落到实处,为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和塑造人,为国家未来的发展事业培养人才。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郝小礼说道:“教育事业不仅是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努力,社会也应承担人才培养的责任,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他希望,学院能够不断加强学风建设,严格督促毕业论文质量,提高毕业生论文的水平,同时,也要注重培养本科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和竞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学业兴趣。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朱彬将教育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授学生书本知识;二是培养学生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应该首先培养学生的情商,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这是最重要的。”朱彬谈道。
18级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生吴旋认为,学校始终是学习、研究、宣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强阵地,加强学校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建设尤为重要。深化教学改革,做好特色学科建设,提升学科质量,补好弱势学科短板等措施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建好学科氛围,培养科研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注重学习,树立干事创业的理念,以实干推动发展,以实干赢得未来。”她说道。
“如何使我国教育资源朝着均衡化发展,实现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重点院校与普通院校之间尽可能的享受同等、同质、同量的教育资源是很多普通大众的心声。”机电工程学院18级机械工程专业的邓斌谈道。作为一名研究生,他能切身感受和体会到学校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取得的系列成效,以及在师资队伍和教学环节条件等方面发生的重要变化。“我们要在这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好好学习,不断充实自我,提升自我”,他说道。
湖南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联系电话 0731-58290394
邮政编码 411201
联系地址 湖南省湘潭市桃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