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来校作系列学术报告

近日,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燕山大学教授孔祥东、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刘志峰、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袁伟先后为我校师生作学术报告。


10月15日下午,孔祥东、刘志峰分别以“高端移动装备液压元件与系统轻量化”、“绿色制造发展趋势及其思考”为题作学术报告。我校副校长陈安华出席并主持讲座,机电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代表到场聆听。


图片.png

▲孔祥东教授来校讲学


孔祥东详细讲解了液压轻量化背景意义、液压轻量化技术现状、国内液压轻量化举措、液压轻量化技术趋势,并介绍了个人及团队情况。他讲解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液压元件与系统轻量化设计制造新方法”和国家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电静液驱动执行器增材制造控形控性”项目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成果。孔祥东结合动图和视频形象地阐述了阀控电液伺服系统轻量化、液压动力单元及元件轻量化和液压驱动单元及元件轻量化,讲解了它们的原理、组成元件以及其国内外的代表性成果。就“国内液压轻量化举措”问题,孔祥东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概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究进展”和“国家基金重点项目课题三概述及进展”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孔祥东还重点介绍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概述”四个项目课题及其团队,并且说明了四个课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各课题的项目研究内容。


图片.png

刘志峰教授来校讲学


刘志峰以我们身边环境为例,深入浅出地诠释了“绿色”的含义以及将“绿色”用于制造之中形成当今发展趋势的绿色制造。他详细介绍了关于“LCA” “生态设计”“绿色制造工艺”“绿色智能制造”“生命周期的维护”“绿色制造系统”以及“生命周期末端”七个研究的热点的研究内容、涉及领域和主要采用方法。刘志峰认为,绿色制造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现代制造模式,绿色技术是高技术的竞争,其中包含最基础层面、创新层面、生态文明视域的绿色技术。


10月16日下午,华南理工大学袁伟教授在立功楼A3-2会议室作“面向储能与新能源的先进制造技术”专题报告。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长主持讲座,机电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代表到场聆听。


图片.png

袁伟教授来校讲学


袁伟认为,“交叉”学科,大有可为,未来可期。围绕新能源存储设备制造这个主题,袁伟从“功能结构”“功能结构的设计与制造(以被动式直接甲醇燃烧为例)”“功能结构的设计与制造(以锂电池集体流为例)”“示范/示例/产业化”和“体会和展望”五方面进行阐述。袁伟介绍了作用于电池的功能机制、功能载体、电池中的结构问题和结构尺寸问题,全方位地介绍了电池的功能结构及其与机械的紧密联系。关于“功能结构的设计与制造(以被动式直接甲醇燃烧为例)”,袁伟阐述了基于多齿切削金属纤维的多孔微通道制造方法、多孔流场功能结构的设计理论与制造方法、电池-微蒸发器一体化设计理论和制造方法、甲醇燃料电池两极可视化研究-气管理&水管理和管状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其中,电池-微蒸发器一体化设计理论和制造方法为高比能电池设计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图片.png

▲讲座现场


在互动环节中,袁伟就师生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解答,讲座现场互动频繁、气氛十分热烈。


近期,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段宝岩、何人可为我校师生作了学术报告,本网已另做专题报道。



新闻链接:

孔祥东,燕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荣誉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国家级“机电液一体化教学团队”负责人等。主要研究方向为流体传动与控制、轻量化液压元件与系统。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省部级课题与企业合作项目70余项,授权国家专利80余项,出版著作7部,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获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河北省教学名师奖、河北省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刘志峰,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博士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任理事、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绿色制造分会副主任,安徽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机电产品绿色设计理论与方法、绿色制造工艺技术、废旧产品再制造与回收工艺及装备等研究,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国家“十·五”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企业合作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及各种学术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出版《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干切削加工技术及应用》等8部学术著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等。


袁伟,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华南理工大学首届校长基金最具科研潜质奖获得者。入选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广东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广东省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等。IEEE/PES中国区动力电池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工学会电池专委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美国ASME、ACS会员,华南理工大学人工智能校友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专项、国家科技奖励、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评审专家及数十个SCI索引期刊的评审专家。

评论
用户: 邮箱:
全部评论